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事件 天气事件

泸水天气_泸水天气预报7天

tamoadmin 2024-11-16 人已围观

简介1.诸葛亮《祭卢水文》2.岁月、废墟与遗忘:从滇西版图上消失的神秘县城不适合。七八月是腾冲、瑞丽和芒市的夏季,天气一般较为炎热,气温较高,同时也是梅雨季节。这三个地方都位于云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夏季气候潮湿,经常有阵雨或雷雨天气,所以七八月不适合去腾冲瑞丽芒市。腾冲市,云南省辖县级市,由保山市代管,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保山市西部,东与隆阳区相连,南与龙陵县、梁河县接壤,西与盈江县、缅甸联

1.诸葛亮《祭卢水文》

2.岁月、废墟与遗忘:从滇西版图上消失的神秘县城

泸水天气_泸水天气预报7天

不适合。七八月是腾冲、瑞丽和芒市的夏季,天气一般较为炎热,气温较高,同时也是梅雨季节。这三个地方都位于云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夏季气候潮湿,经常有阵雨或雷雨天气,所以七八月不适合去腾冲瑞丽芒市。腾冲市,云南省辖县级市,由保山市代管,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保山市西部,东与隆阳区相连,南与龙陵县、梁河县接壤,西与盈江县、缅甸联邦共和国毗连,东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相邻。

诸葛亮《祭卢水文》

1、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2、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

3、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陆龟蒙《四明山诗·云南》

4、今来净绿水照天,游鱼鱍鱍莲田田。——白居易《府·昆明春》

5、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沈约《有所思》

云南

6、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7、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孙髯翁《大观楼长联》

8、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楼琏《云南即事》

9、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权四时春。——杨慎《滇海曲》

云南滇池

岁月、废墟与遗忘:从滇西版图上消失的神秘县城

话说,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秋天,诸葛亮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与西南少族民族建立良好关系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诸葛亮精通天文,对天气变化非常熟悉,但这突然的变化,使他也迷惑不解。他忙请教前来相送、对这一带地理气候非常了解的孟获。孟获说:“这里几年来一直打仗,很多士兵战死在这里,这些客死异乡的冤魂经常出来作怪,凡是要在这里渡水的,必须祭供。”诸葛亮想到这些战士,为了国家的利益,抛尸他乡,如今战争结束了,将士们得胜回朝,他们却永远成为异乡孤魂,祭奠他们是应该的。他问孟获用什么作祭品。孟获说:“要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供才会平安无事,而且来年肯定丰收。”诸葛亮一听,心里一沉:这些作祟的既然是冤魂,如果再用49颗人头去祭奠,不又是平白无故地增加49个冤魂吗?这样循环往复,冤魂就越积越多,泸水便永无宁日。再说,祭品用人头,这代价也太大了。诸葛亮决定不以人头祭泸水。他来到泸水边,只见阴气四起,恶浪汹涌,士兵和战马也处在惊乱之中,看来不祭是不行的。当地土人对诸葛亮说:“上次丞相渡泸水之后,水边就夜夜鬼哭神号。从黄昏至天明,从不断绝。”诸葛亮心想,看来罪在我身上,怎么能牵连无辜军民呢,并决定亲自祭供。 经过几番苦思冥想,诸葛亮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泸水。受祭后的泸水顿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顺当当地渡了过去。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如今,馒头遍布中国各地,还传到世界各地,至于其中包含着的诸葛亮的爱民精神,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

2015年云南雨季行将结束之时,去了一趟怒江大峡谷。自从知道丙察察这条神秘的进藏路线后,我就一直想再去看看怒江,看它是怎么在两岸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夹击之下绕出那样险峻而又柔美的风光,想去看看生活在那里曾与世隔绝的人们。

傍晚从昆明出发,坐上去福贡的夜班大巴。晚风从窗外吹进来,颇为舒服,就这么和同伴y闲扯着一路向西而去。第二天清早,车已经在怒江边的六库镇了。六库是泸水县的县城,也是怒江州的首府,从这里沿着怒江一路往北到西藏的察瓦龙,便是长达300多公里的怒江大峡谷。六库地处最南端,地势较低,9月末的天气依旧非常炎热。作为怒江州的门户,六库比起北边的福贡和贡山,城区大很多,车行驶在江边,可以看到一幢幢江景房在新城区拔地而起,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信条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沿着江边公路一路往北,海拔慢慢升高,山势也越来越险。我们的第一站是离福贡县城不远的老姆登村。在匹河乡下大巴后搭乘当地人运货的小车,沿着盘旋的山路向上而行。到达老姆登的时候,山下的怒江已如细丝带一般渺小了。这个镶嵌在海拔将近2000米山间的小村子,近年来因为 旅游 业的发展而变得远近闻名。村里住的大多是怒族人,用竹篾和木板建成的千脚落地房散落在青山间,也是一道独特的风光。

我们住进了半山腰的150客栈,因为到得早,客栈里并没有什么游客,老板郁伍林一家正在忙着收玉米。客栈开了十多年,郁伍林早已是怒江 旅游 界的红人,能歌善舞又会玩当地民族乐器的他也是匹河家喻户晓的怒族文化传承人,经常走出云南,把这些深山里的文化带去全国各地。收拾好东西,我和y在二楼的露台坐了会儿,老郁挺热情,端上了酥油茶和当地的茶(在老姆登, 旅游 业和茶算是两个致富产业)。此处视野非常开阔,远处就是怒江西岸的高黎贡山,可以看到高耸的峰,云雾缭绕,甚是美丽。客栈下方不远处是老姆登基督教堂,建在山崖边的一处草地上,仿佛飘在天边。一百年前,西方传教士来到了这片深山里的世外之境,基督教迅速传播开来,深刻地改变了山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穷乡僻壤,基督教的扎根让村民们告别了酗酒、和杀牲祭祀,也给他们带来了乐天、平和的性格。

在客栈吃过混杂着琵琶肉的一大盆怒族大杂烩后,我们决定去附近的知子罗看看。从山后的小路抄近道,二三十分钟山路过后便来到这个碧罗雪山半山腰的小城。如果你想在地图上找一个被遗忘的地方,那知子罗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曾经是怒江州首府,碧江县县城,是从大峡谷通往德钦州和内地的必经之地,不难想见它当年的热闹与繁华。在傈僳语中,知子罗就是「好地方」的意思,而当地人还是习惯叫它碧江。70年代,怒江边的公路修通后,怒江州府迁到了六库,翻越碧罗雪山的人马驿道逐渐荒废,知子罗也繁华不再。1986年,因有专家指出知子罗处在巨大的滑坡体上,出于安全考虑,有关部门决定撤销碧江县建制,「碧江」这个县名也就在中国的版图上永远消失了。当时正在建设中的新县城骤然停工,很多建筑还没完工便被遗弃,居民们被疏散到附近的村落,人去楼空,知子罗成了名副其实的「废城」。三十年过去了,预言中的滑坡一直没有发生,附近有些村民们又慢慢搬回来,但许多楼房还一直空着,人气也比不上老姆登,游客很少选择住在这里。

我和y走在城里唯一一条大道上,还没到节日,路上没有别的游客,街边三三两两坐着几个村民,大多数房门紧闭着,还保留着三十年前的原样。老县城依山而建,我们登上石板楼梯,穿梭在层层叠叠的屋檐下,肆意 探索 ,偶尔遇到当地人,互相微笑致意一下。自从知子罗作为「记忆之城」成为景点后,他们想必见过许多我们这样的游客,希望能在他们日常行走的街巷中找寻往日岁月的痕迹和与时间对抗的东西。空无一人的教学楼和图书馆自顾自地颓败,斑驳的墙上随处可见那个年代的标语,荒废的八角楼边倒着几个啤酒瓶,似乎想诉说些什么故事。这是座被遗弃的小城,久居此处的人们正兴高烈准备迎接新县城的时候,却突然被通知要离开,那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碧江县城和我永远分别了,我永远想念您。」我没有找到写着这句话的那面墙,但可以体会到他们临别时深深的不舍。如果人们没有离开,今天的知子罗应该也会是一座漂亮而热闹的小城吧。我想象着,思绪从往昔飘回眼前,停滞的时间将一切定格在三十年前,而不远处,青山依旧,时间又如同奔流不息的怒江水,汹涌流逝。身处这群山包围的时空幻境中,我仿佛有一种错觉,觉得很多事其实并没有发生,而逝去的都还能再回来。过了半晌,我又知道这仅仅是一种幻想而已,无论如何,你永远也打败不了时间。

傍晚回到老姆登,客栈里来了很多游客,气氛也变得热闹起来。露台上围坐着一群从浙江自驾过来的中年人,还有一对在云南租车玩的退休夫妇,想听听教堂里的唱诗班。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怒江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合自驾旅行的地方,从最南端的六库一路向北到丙中洛,便可一览峡谷风光,等修建中的德贡公路通车后,怒江-迪庆-大理的环线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当然随着交通日益便利,隐藏在这片深山里原生态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少,其实很多变化已经在发生了,消逝是永恒的。

入夜后,我和y喝了点儿小酒,老郁一家和朋友围着火塘在谈天,浙江游客也在露台上边吃边聊,客栈外则只有无尽的黑暗。群山沉默不语,夜色寂寥无边,我想起昨天在车上看到的满天繁星,又想起西江苗寨的万家灯火,有些怅然若失。

滇西行系列:

进了德钦第一眼看到梅里十三峰,一整年都会有好运

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丙中洛的日与夜

滇西边城片马:探寻二战死亡航线上的感人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