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右江区天气预报_右江区天气预报一周

tamoadmin 2024-07-04 人已围观

简介1.街道防汛实施方案2.广西最大的地区面积是多少?壮族对青蛙的崇拜: 壮族的“蚂拐节”即青蛙节,壮族以青蛙为图腾。分三个阶段:找蚂拐、孝蚂拐、葬蚂拐。正月初一,全体出动找蚂拐,先捉到者,放七声地炮,敬告天地,被尊为蚂拐郎,成为节日首领,迎回蚂拐,密封于宝棺之中,再端入花楼,在震天动地的铜鼓声和鞭炮声中送往蚂拐亭。从初一到月底,是给蚂拐守孝,晚上还要为蚂拐守灵。守灵满25夜后,葬蛙,杀鸡宰鸭,蒸五色

1.街道防汛实施方案

2.广西最大的地区面积是多少?

右江区天气预报_右江区天气预报一周

壮族对青蛙的崇拜:

壮族的“蚂拐节”即青蛙节,壮族以青蛙为图腾。分三个阶段:找蚂拐、孝蚂拐、葬蚂拐。正月初一,全体出动找蚂拐,先捉到者,放七声地炮,敬告天地,被尊为蚂拐郎,成为节日首领,迎回蚂拐,密封于宝棺之中,再端入花楼,在震天动地的铜鼓声和鞭炮声中送往蚂拐亭。从初一到月底,是给蚂拐守孝,晚上还要为蚂拐守灵。守灵满25夜后,葬蛙,杀鸡宰鸭,蒸五色饭,早饭后送到坟场安葬,还要打开上一年的宝棺,视蚂拐颜色以卜吉凶。

布依族崇拜青蛙:

布依族崇拜自然,以为万物有灵。他们信奉社神、山神、水神、雷神、石神等,也崇拜牛、狗、青蛙、古树等动植物。

有一户家民,只生了3个女儿而没有男孩。一天,3个姑娘扛着锄头去刨地。三妹年纪轻,力气小,刨地比不上大姐、二姐快,她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唉,太累了!谁要是能帮我刨刨地,那就太好了,我情愿嫁给他,做他的妻子。” 谁知她话音刚落,田边一只大青蛙竟后腿蹬地站立起来说道:“我可以马上帮你把这片地刨完。”三妹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青蛙在说话,她认为这是在潮弄自己,便骂道:“你这小小青蛙,只要我锄头一举,马上就把你砸死了,你还能挖地?”青蛙却笑着说:“姑娘,你别生气,你先闭一会眼睛吧。”三妹一听,又生气又好笑,果真闭上眼睛了:“我依了你,先闭一下眼睛,看你能怎么着。”奇怪的是,就在三妹闭上眼睛的一会儿功夫,青蛙立刻把这一片地给刨好。“地已经刨好了,你该嫁给我了。”青蛙一再要求三妹实践诺言,做它的妻子,这可把三妹气死了,大姐、二姐也不答应,她们举起锄头,骂着追着要砸死青蛙。可青蛙又蹦又跳的,怎么也打不着,还是一个劲地说;“三妹,你说了话就得算数,你就该做我的妻子。”

中午,三姐妹回家去,青蛙也跟在她们背后,来到了她们家。青蛙进了门,一跳便跳到房梁上,对三妹说:“你说了要嫁我的,和我一块回去吧。不然,我吐一口水,便能把你家给淹了。”父母一听,全都气坏了:“世上那有姑娘嫁给青蛙的事!你快快出去,不然,我就用竹竿打死你这小小的青蛙!”青蛙一听,也发了火:“你们全都不守信用,看吧,我可要吐口水了。”它说着便吐了半口口水,立时便把家里淹了一半。这一来全家人都吓坏了,这才晓得青蛙是神通广大的蛙神,慌忙求青蛙道:“快把水收回去,我们同意三妹嫁给你了。”青蛙把大嘴一张一吸,一口气便把半屋子子水给吸回嘴里了。

这回全家人不再食言了。于是,三妹换上一身新衣服,骑上马出阁了,青蛙则在前面跳着引路。走了好一会,他们来到一片竹林,林中有一个石洞,洞口长满各种美丽的花草。青蛙说:“到家了,三妹你闭上眼睛,我拉你下去。”三妹一闭眼睛,只觉得身子便飘忽起来,不一会儿便被人拉了去似的。青蛙让她睁眼看看,三妹刚一睁眼,只见周围一片光芒,眩目耀眼:高大、宽敞的房屋,一应俱全的用具什物,还有各种各样的金银财宝,把三妹看得眼花缭乱了。

更奇怪的是,当青蛙让三妹再次闭眼睛之时,青蛙这时突然摇身一变,脱去了青蛙皮。当三妹再次睁开眼睛一看,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位十分英俊壮美的小伙子。三妹又惊又喜,于是,他俩当日便成了亲,从此过上了美满幸福的日子。

壮族因何崇拜青蛙:

普列汉诺夫指出:“原始人不仅认为他们同某种动物之间的血缘关系是可能的,而且常常从这种动物引出自已的家谱,并把自己一些不太丰富的文化成就归于它”,这样,人们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这种动物的各种神话传说。古壮人也不例外,他们依照自巳的目的和愿望去幻想,给青蛙赋以种种非他们本身实际所有的力量和功绩,表现了对青蛙的极大崇拜。这在今天流传着的许多民间传说中可见—斑。目前,在右江地区尤其是东兰、凤山流传的《蚂拐歌》就是个明显的证据。《蚂拐歌》的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个通情达理的人,名叫东灵,他的妈妈病死了,当时盛行着吃人肉的习惯,东灵生怕别人来吃母亲的肉,就不让妈妈病死的消息传出去,还把母亲的尸体藏起来。当时东灵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既悲伤又担忧。而屋边的蚂拐却不晓得东灵的心情,在那里拼命地叫唤,噪得东灵好不难受。于是东灵煮了三锅滚水,把蚂拐全都浇死了。蚂拐死后,天下发生了一场酷旱,“三年不见一滴雾,九年不见一滴露,鸟造窝河床,鱼生脚爬树,”江河涸干,草木枯焦,人类濒于绝灭。人们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就去找始祖布洛陀,布洛陀说:“蚂拐王是雷王的儿子,你们伤害了它,雷王生气,就不再给地上降雨了。”于是,人们又依照布洛陀的吩咐,把蚂拐的尸体找回来,对它进行祭拜,把它的灵魂送上天去,用这种行动表示对雷王赔礼道歉。这样—做,果然奏效,当即天上雷声隆隆,哗哗地下起雨来。在这个《蚂拐歌》中,蚂拐被人们视为只可敬不可侵犯的“雷王的儿子”。在解放前的宁明、崇左、扶绥等地区还流传有一种类似于瑶族的搬瓠龙犬传说,说青蛙曾替一个国王打退邻近部落的攻打,保卫了国王的社稷,后来国王背信弃义,用计了蚂拐。在这个传说中,蚂拐被尊为最勇敢善战的一位英雄。“......未开化的自然人不但使自然具有人的动机、癖好和情欲,甚至把自然物看成真正的人”,在以上这些壮族青蛙传说中,青蛙被认为是与人自己一样具有意识、意志、需要、愿望和情欲,而被加以人格化。而且,“人不仅不把自己同动物对立起来,反而在很多场合下愿意承认动物高人以登”,从上面提到的关青蛙传说中,可以看到壮人对青蛙的崇拜也达到了这种程度。

壮族青蛙图腾,还可以从风俗习惯中找到根据。据社会调查材料证明,老—辈壮人非常崇敬青蛙,许多地方的壮人不准杀蛙,甚至不准小该乱捉,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斥责。老人在田间遇到它,都要小心地绕道而行。解放前后,东兰、凤山、田东、来宾等不少地方仍禁捉禁杀;田东县檀乐村壮族还有禁吃青蛙的习俗。

壮人居住在岭南一带,处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摄氏二十度左右,夏季日照时间长,冬天很少见霜雪,常年雨量亦在3000毫米上下,而且集中春夏。这种自然条件对发展农业生产很有利,因此很早的时候壮族人民就发展了农业,成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气温的适宜、雨量的充沛固然有利于生产,给古壮大带来欢乐,但是自然现象是变化多端的,例如:变幻无穷的天空和气象,一时红日当顶,和风拂面,万里晴空,一时乌云密布,狂风骤雨,雷雨交加,这对原始人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而据史书记载,在壮人居住地区,台风登陆,狂风暴雨,山洪暴发,淹庄稼,以及天旱酷热,禾苗枯槁,这种一涝一旱的现象并不乏其见,它极大地危及古壮人的生产和生活。那该怎么办呢? “自然界的变化,尤其是那些最能激起人的依赖感的现象中的变化,乃是使人觉得自然是一个有人性的、有意志的实体而虔诚地加以崇拜的主要原因”,除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对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观察,力图找出各种之间的联系。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仍很低,认识事物的能力受到极大束缚,因此他们对那些难于把握的自然变化,对于那些与他们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进行猜测,而这种猜测完全是以直观经验为依据的,即不能把人与自然截然分开,于是他们很容易地将自然和动物人格化,将人的意识加在他们身上,他们感到,在不可理解的自然力面前,除了血缘氏族是维系氏族成员生存的纽带以外,氏族的生存和团结还必须有赖于一种精神上的支柱,即“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至此,那种与他们生活攸关的,人们每日均要接触的动物、植物和自然便成了他们拿来与异己的自然抗争的武器。壮族的蛙图腾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因为壮族先民进行农业生产,而天气的变化,风雨的多少,都关系到农业的丰歉,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狂风骤雨和台风,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因此,要知道今年是否风调雨顺,是农家至关紧要的大事。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先古,壮族先民注意到青蛙的呜叫声与风雨有着很大关系,他们通过“青蛙叫,暴雨到”,“蚂拐哇哇叫,大雨就要到到”的现象,认为青蛙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神灵物,能给人传递风雨的信息,有预报风雨的特性;同时,每年春天,青蛙开始叫的时候,人们就知道播种、插秧季节到来了。由年青蛙有这种“能力”,于是壮族先民便对它产生了恐惧和崇拜,“恐惧创造神”。青蛙成了壮族先民的氏族图腾崇拜的偶像,这是一种“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白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表现。

青蛙不仅能预告晴雨,且是稻田生产的益虫。“青蛙乃益虫,其所以重视青蛙,盖亦缘重视农业之故,或解为图腾”。青蛙能为人们捕捉害虫,保护禾苗,获得丰收,这又是壮族以青蛙为图腾的一个缘由。

可见崇拜基本源自:恐惧,巧合,神化。可能也只是源自某个古神棍的灵机一动。

街道防汛实施方案

南宁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4度,极端最低气温-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

一、地形

南宁市地形是以永江流域为中心的盆地形态。盆地向东开放,南、北、西三面环山。在北方,有高峰和低山。在南部,有七个斜坡和高山。西部有凤凰山(西大明以东)。它形成了一个长谷盆地,从凤凰山西部到青秀山东部。

在盆地中心,河流集中。右江自西北,左江自西南,梁峰河自南,新渭河自北,形成向心水系。

在盆地中部,即左右河交汇处,南北两侧山丘紧靠河岸,形成自然分界,将长河流域和盆地分为两个小流域,一个是以南宁市为中心的永江流域,二是以郯罗镇为中心的侵蚀溶蚀盆地。

二、气候

南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它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少霜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降雨量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9%。气候以湿热为特点。

相对而言,夏季总体湿润,冬季稍干,干湿季节明显。夏天比冬天长得多,而且炎热持续得更久。春秋两季气候温和,夏季为集中雨季。南宁一年四季树木繁茂,花团锦簇,物产丰富。”“冬不枯草,春不开花”也是名副其实的。

广西最大的地区面积是多少?

 提前做好防汛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防汛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篇1:街道2017年防汛实施方案

 为有效防御灾害性台风、暴雨,规范防汛抗灾程序,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做好我街道防汛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创建和谐平安街道。

 一、概况

 1、基本情况

 茂名市河西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1年7月,是市区最早成立的街道之一。位于河西旧城区中心,管辖范围东至小东江、南至油城路、西至高岭、北至金花街,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约2.9万人,下辖厂前西、红旗中、幸福、金花、茂西、油城6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有红旗路、油城路等市区主干道,比邻市汽车总站。

 2、易灾点分布

 辖区内易发地质灾害、低洼点、危房主要是茂西居委、金花居委;具体户数、人数以预案启动时现场核查的情况为准,随着灾情的发展,受灾的户数、人数可能会增加。

 二、组织机构

 河西街道成立防汛抗台指挥部,张文锋(办事处主任)任总指挥,张兆民(办事处副主任)任常务副总指挥,张小娟(党工委副书记)、梁桂波(办事处副主任)、刘梦蛟(河西派出所所长)任副总指挥,成员由梁景、江慧、陈泉丞、莫斯茗、张秋敏、钟坤勇、杨杰文、戴培聪、郑、陈冲、易均耀、谭火兰、杨晓兰、王秋妮组成。指挥部负责辖区防汛抗台的领导、指挥、组织、协调工作。日常办公地点设在街道社会管理办公室。

 三、职责分工

 发生灾情险情时,街道防汛抗灾值班室立即将情况报告指挥部。指挥部成员立即上岗到位,指挥部副总指挥、街道包片干部负责对上、对外的联络与协调工作,总指挥负责指挥全街道的抢险救灾工作,副总指挥、成员以及工作人员协助配合总指挥工作。

 1、应急抢险救灾工作责任人:张文锋(办事处主任),街道组织应急分队(街道干部和街道民兵组成),担负应急抢险救灾任务。抢险应急队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待命,一有任务,十分钟内集结到位,投入抢救工作,各社区相应成立抢险救灾小组。

 2、安全监督、通讯联络组责任人:张兆民(办事处副主任),成员:莫斯茗、张秋敏、杨杰文,主要任务是风情、雨情、汛情以及省、市、区明传电报及时传达,保持电话、传真的联络;负责辖区范围内各种安全隐患督查,协同上级职能部门督促、指导各工作责任区落实防范措施。

 3、安全保卫小组责任人:张小娟 (党工委副书记)、刘梦蛟(河西派出所所长),成员:郑、陈冲、易均耀,具体负责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及汛期和台风期间的社会治安工作,确保辖区的安全稳定,以及受灾严重区域居民生活的秩序。

 4、社区防汛抗台救灾工作责任人:梁桂波(办事处副主任),各社区抢险应急分队由各社区工作者、居民小组长、楼长等人员组成;各社区居委会的书记、主任是本社区防汛抗台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隐患排查、监控和消除;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转移群众,做好自防自救工作,确保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各分片具体责任制为:

 5、辖区城乡清洁工程管理工作责任人:市容保洁由梁桂波(办事处副主任)负责组织,及时做好灾后的垃圾清运和市容保洁工作,市容管理工作由陈怡宏(街道清洁办负责人)负责。

 6、街道防汛抗灾工作的物资保障工作责任人: 莫斯茗(街道三防办主任),成员:谭火兰、杨晓兰、王秋妮,负责筹集和储备救灾工具和所需的物品。救灾物资地点在红旗中路483号大院。

 7、民政工作由梁景(社会管理办主任),成员:江慧、陈泉丞、钟坤勇、戴培聪,负责接收救灾捐赠款物和发放救灾款物,安置灾民所需的物资。

 8、防汛抗台的宣传信息工作责任人:张兆民(办事处副主任),成员:莫斯茗、张秋敏、杨杰文,负责收集各社区、部门受灾抗灾情况,并进行汇总、做到信息上传下达,广而告知,家喻户晓,增强群众防汛抗灾意识,及时报道辖区灾情及抢险救灾中的好人好事。

 9、防汛抗台期间责任制落实情况,人员在岗履职的效能督查工作由张小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负责。

四、值班巡查与抢险救灾

 1、值班带班

 进入汛期,街道指定专人负责值守。在接到区政府灾害性天气预报(暴雨以上降水)后,街道领导应24小时带班,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临时简易监测。

 2、信息发布

 根据紧急程度,按照职责分工,同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的灾情险情等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居民。特急情况时,由街、居干部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居民,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发现灾情苗头或出现灾情险情时要及时上报区三防办。

 3、应急巡查

 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时,主要重点部位责任人要上岗到位,加强巡查,出现暴雨以上降水,街道组织应急小组不间断进行全面巡查。

 4、抢险救灾

 接到巡查人员、居民发现灾情苗头或接到险情报告后,工作小组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应在3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开展抢险救灾、撤离受威胁人员,街道分管领导应及时向区三防办汇报现场情况。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根据街道抢险救灾流程图,按以下责任分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1)低洼地带组

 组长:张兆民

 成员:莫斯茗、钟坤勇、王秋妮

 主要负责低洼地带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

 (2)危旧房组

 组长:梁桂波

 成员:陈泉丞、杨杰文、戴培聪

 主要负责危旧房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

 5、治安维持

 组长:张小娟

 成员:郑、陈冲、易均耀

 主要负责本街道治安巡查、维持工作以及转移群众的财产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派出所。

 6、灾后自救

 街道组织居民开展恢复生活、生产、安置、卫生防疫、水毁抢修等灾后自救工作,并及时补充防汛抢险物质。

 7、灾情上报

 街道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受灾情况和抢险救灾典型事迹,并及时上报区三防指挥部。

 五、人员转移与避灾安置

 主要易灾点群众按照已经安排好的转移路线安全转移到避灾安置点。

 六、宣传培训与防灾演练

 每年汛前,由街道统一安排,举办暴雨防御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防汛抢险救灾演练。

 七、工作要求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注视洪水和台风情况,同时要求辖区单位、各社区居委会做好防汛抗台风的准备工作(汛前危墙危屋、低洼地等摸排登记及时上报)。

 2、坚守工作岗位,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时向区三防指挥部汇报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

 3、街道包片居委领导、包片街道干部、各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要发动群众做好防范工作,对易受淹的地区和危墙危屋及时做好人员、物资的转移。茂西、金花居委会要重点加强易低洼地区和危墙危屋情况的监控。

 4、抢险应急队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待命,一有任务即赴现场,投入抢救工作。

 5、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关心群众生活,安定居民情绪,领导和组织灾后安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篇2:街道2017年防汛实施方案

 为有效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处置体系,做好防汛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洪水的'危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汛工作方针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 防汛方针,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防汛工作分级分部门负责制、水位分级负责制、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负责制,全面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防灾减灾工作,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以气象水文信息为基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二、防汛责任范围及重点

 根据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规划,结合我街道所辖行政区域和实际现状,划分防汛责任范围及重点如下:

 1、辖区各村(社区)全面负责所辖区域的防汛工作,具体抓好辖区水库、山塘及易涝、易洪、易发生泥石流地区的安全巡查,并做好村庄、学校、居民区以及耕地、大棚、河道的清障防洪工作。

 2、洪涝重点为右江河与福禄河,汛期百色市水利枢纽、百色澄碧河水库、福禄河五级站相继排水,做好沿河低洼地区群众的安全转移。

 三、组织领导

百色市是广西最大的地区,南宁排第二名。

百色(壮文:Bwzswz)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介于东经104°28'-107°54',北纬22°51'-25°07'之间,西与云南文山州相接,北与贵州兴义市毗邻,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

总面积3.6252万平方公里。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共辖12个县(市、区),2016年总人口417.17万人。

扩展资料:

位置境域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介于东经104°28'-107°54',北纬22°51'-25°07'之间。

总面积3.6252万平方公里,西与云南文山州相接,北与贵州兴义市毗邻,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紧连 ,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是滇、黔、桂三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

地形地貌

百色市地形东西长320公里,南北宽230公里,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丘陵、平原仅占4.6%。

气候

百色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19.0°C 至22.1°C ,最高气温36.0°C-42.5°C,最低气温-2.0°C-5.3°C,年平均日照1906.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14.9毫米,无霜期为357天。

水文

百色市境内地表河流分属两大流域、两大水系:属珠江流域的有西江水系,主要为西江干流上游南盘江、红水河、西江主要支流郁江上游——右江;属红河流域的有西南国际水系百都河,经越南流入北部湾。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2.4亿立方米。

百度百科-百色

百度百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