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青岛天气24小时_青岛天气24小时预报

tamoadmin 2024-12-17 人已围观

简介1.烟台的天气2.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什么后果问题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 旱灾 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在一些地区虽有一定的水分条件,甚至降水丰富,能够满足大量人口与经济的需要,但是若在一段较长的时段(几个月甚至几年)降水异常偏少,以致于不足以维持该地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需要,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死亡的,这就是旱灾。旱灾分布很广,不仅是多雨地区的严重自然灾害,甚至

1.烟台的天气

2.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什么后果

青岛天气24小时_青岛天气24小时预报

问题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

◆旱灾 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在一些地区虽有一定的水分条件,甚至降水丰富,能够满足大量人口与经济的需要,但是若在一段较长的时段(几个月甚至几年)降水异常偏少,以致于不足以维持该地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需要,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死亡的,这就是旱灾。旱灾分布很广,不仅是多雨地区的严重自然灾害,甚至在半干旱地区也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旱灾是我国占第一位的气象灾害,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旱灾在我国分布虽广,但程度并不同。相对来说,我国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等旱灾最为频繁。

旱灾还可引起一些次生灾害,如引起农林灾害中的森林及草原火灾和病虫害;地质灾害中的土壤沙化。

◆雨涝 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我国古代典籍中通常将连续的大、暴雨记为“霖雨”、“*雨”。“霖雨如注”、“*雨不绝”即为连续的大暴雨。雨涝是气象灾害之一,它是长期降水或瞬时大量降水(如暴雨、大雨)而产生的大量积水造成山洪暴发、河流泛滥、内涝洪水,从而使庄稼歉收或绝收、交通及通讯受阻、海难、人畜疾病及伤亡,这种灾害叫做雨涝。

我国是世界上出现暴雨较多的国家之一,降雨量集中且强度较大。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往往在几天内降雨量就达到或超过常年平均降雨量。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因此雨涝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雨涝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尤其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地区。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我国雨涝时间分布特点是南部早,北部晚。

雨涝的次生灾害有:农林灾害中病虫害;地质灾害中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灾害中的洪水、内涝、巨浪、风暴潮。

◆热带气旋 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空的气旋性涡旋。因发生的地域不同,名称也不同。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叫“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叫“飓风”;发生在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叫“热带风暴”;澳大利亚称热带气旋为“威力?威力”。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规定,我国把“台风”改称为“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尽管在各地的名称不同,但造成的危害却是相同的。它不仅以巨大的风速人类的生命财产,而且它的巨浪、暴雨和风暴潮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因此它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天气系统。

全球每年的热带风暴(包括台风和飓风等)大约有60多个,其中约76%发生在北半球。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约有7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主要影响太行山――武夷山以东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及海域。

我国古代把台风称为“飓风”。它是我国沿海地区降水的主要来源,也是风灾、澌潮灾和水灾的主要来源。因此,热带气旋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是,一次热带气旋过程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可以使局地的旱情得到缓解。害的一面是,热带气旋有许多次生灾害,如地质灾害中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灾害中的洪水、内涝、巨浪、风暴潮。

◆寒潮与冷冻灾害

?  寒潮: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是聚积在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入侵我国,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冷冻等灾害发生。这类天气过程称为寒潮或强冷空气。寒潮是从9月至来年5月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而灾害严重的季节是春、秋二季。

?  冷冻灾害:当气温异常降低时,往往造成人及动植物的伤亡和许多物体的变形、断裂等而引发一些事故,并导致人畜伤亡及经济损失,这种现象称为冷冻害。

冷冻害也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

问题二:威海在山东省的哪个方位? 威海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批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享有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示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全国造 林绿化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 城市。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之间。三面环海,一面接 陆,北与辽东半岛犄角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西与烟台、青岛比邻接壤,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全市总 面积5463平方公里,总人口247万,其中市区面积731万平方公里,人口52.2万。威海市花是桂花,市树是合欢树。

威海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的特点。气温年较差较小;雨水适中,但分布不均;旱、涝、风、雹、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年平均气温11.4℃,降水量793.2毫米,日照2570小时。

威海古为东方芬闹地,夏、商属青州,周代为莱子国地。春秋战国为齐国属地。秦代属齐郡`县。两汉属青州东莱郡,三国改属青州长广郡。西晋至隋代,屡有变迁,历属东莱国牟平县和青州长广郡昌阳县、东牟郡东牟县、光州东牟郡观阳县和牟平县等。唐代先后属登州、莱州、蓬莱。五代、宋代沿袭唐制。金元改属宁海州。明属莱州府宁海州、登州府宁海州。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设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3卫隶属山东都司。清初,属登莱青道登州府宁海州。雍正三年(1725年),3卫改属登州府。雍正十三年 (1735年)改成山卫为荣成县。1898年,威海卫被英国强行租占。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34年后,历属鲁东区、第七行政区、鲁东行辕。1940年荣成、文登解放,属山东省胶东行政区。1941年,属东海专区。1945年8月,设威海卫市(地专级),直属胶东行政区、1948年,改为县级市,属东海专区。1950年至1982年历属文登专区、莱阳专区、烟台专区、烟台地区。19唬3年威海市(今环翠区)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文登、荣成、乳山3县归烟台市管辖。1987年,威海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环翠区;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三县归威海市管辖。

威海具有城市景观、海岛风光、沙滩岸礁、民俗风情、地下温泉、文物古迹、名山古刹、奇石异川等丰富的旅游。著名的甲午战争纪念地刘公岛,秦皇汉武登临的“天尽头”,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世外桃源圣水观,“大东胜景”铁槎山,凝聚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赤山法华院及我园北方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天鹅湖等80多处风景名胜,描绘了5436平方公里如诗如画的威海景色。近年来,又新建了威海城、西霞口野生动物园、圣经山观光索道、甲午海战馆等新的旅游项目和环翠、银滩、石岛湾、天鹅湖四处省级旅游度区。

问题三:威海的为什么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也是我国沿海最东部的城市,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城市”,也是中国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两次被联合国评为“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2003年又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

威海市位于东经121°11'-122°42', 北纬36°41'-37°35'之间,恰好处在中国南北平分线上,年平均气温12℃ ,平均降水量800多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威海市海岸线长达1000公里,约占山东省的1/3,市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地方.威海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自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全市GDP年均增长18埂,被列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

威海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近年来对外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增长值达30%以上,三星、三菱、伊藤忠、美林、豪顿、英维思、JT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已在威海投资。威海日益成为外商投资的理想宝地,配套基础设施完备,投资服务体系完善,是中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

威海风光秀美,四季分明,依山傍海,是旅游避暑胜地。1996年威海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100个范例城市之一。威海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批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享有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示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 城市。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之间。三面环海,一面接 陆,北与辽东半岛犄角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西与烟台、青岛比邻接壤,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全市总 面积5463平方公里,总人口247万,其中市区面积731万平方公里,人口52.2万。威海市花是桂花,市树是合欢树。

威海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的特点。气温年较差较小;雨水适中,但分布不均;旱、涝、风、雹、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年平均气温11.4℃,降水量793.2毫米,日照2570小时。 威海具有城市景观、海岛风光、沙滩岸礁、民俗风情、地下温泉、文物古迹、名山古刹、奇石异川等丰富的旅游。著名的甲午战争纪念地刘公岛,秦皇汉武登临的“天尽头”,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世外桃源圣水观,“大东胜景”铁槎山,凝聚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赤山法华院及我园北方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天鹅湖等80多处风景名胜,描绘了5436平方公里如诗如画的威海景色。近年来,又新建了威海城、西霞口野生动物园、圣经山观光索道、甲午海战馆等新的旅游项目和环翠、银滩、石岛湾、天鹅湖四处省级旅游度区。

问题四:有哪些恶劣的自然灾害 台风 暴雨 干旱 寒潮 沙尘暴 地震 泥石流 海啸

问题五: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难都有哪些? 2005年4月1日 14:35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UTC时间00:58:55 ( 雅加达,曼谷当地时间07:58:55)。震央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当地地震局测量到的强度为6.8级,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量度到的强度则为里氏(芮氏,里氏地震规模) 8.5至8.7。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这是自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强度第四的地震。有数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的海啸高达十多米(33英尺)。

这次地震及其引发的大海啸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造成巨大伤亡,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的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旺等岛国。印度有大约一万人死亡、斯里兰卡有超过四万人遇难,而印度尼西亚的总死亡人数可能多达二十万人,伤者可能达三万人之多。

2005年8月25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造成1200多人丧生,成为1928年以来对美国影响最严重的飓风。10月8日,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造成巴基斯坦7.3万人死亡,近13万人受伤,280万人无家可归。据世界气象组织12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世界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气候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

问题六:有没有简单的办法治疗痔疮 睡觉!尽量平摊着不要吃上火的东西1

问题七:为什么威海会发生地震 5分 威海地区的地震原因解析

威海地区的地震带有两条,一条是山东半岛北部沿海的蓬莱至威海地震带,延伸在半岛北部海域,半岛北部的海岸地形即受此断裂的影响。

八十多年前地质学家翁文灏先生曾提出“登莱海岸陷落带”的概念,认为半岛北部海域是受断裂构造控制陷落而成,地壳陷落就可能会导致地震,陷落是个漫长的地质过程,在这个断裂带上曾记载有1548年蓬莱7级地震;1948年威海6级地震,而没有造成破坏的小地震自然还有很多。这个断裂带有一部分在威海市区通过,致使在奈古山和古陌墩之间形成一个谷地,一直向宝泉汤延伸,宝泉汤即受此断裂控制,使地壳深处的热水沿断裂上升到地面形成温泉,在一定意义上说温泉和地震有共存的关系。所以在地震发生之前,温泉往往有地震前兆反应,向人们预示地下有异常,或许有发生地震的可能。

另一条地震带是牟平至乳山地震带,呈南北方向,沿牟平、乳山一线,南北两端向海域延伸。其较前一条地震带规模要小,在这个地震带上曾发生过1046年飞6级地震;1939年乳山下初5.5级地震,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灾害。近年来在这个地震带上曾发生过多次4级左右的强有感地震,对建筑物也曾造成轻微的损伤,给居民带来惊恐。

这两个地震带是本区地震监视的重点部位。其两断裂的交汇处大致在威海西北海域,是地震的多发区,常年有小地震活动,也是地震重点监视区。

威海地区历史上确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但总的印象还是小地震比较多,在4级左右,每三五年就会有一次,会连续震动多次,也许会持续三五天,被专家们称之为小震群。

地震时人们会普遍感觉到地面摇晃,或听到地下传来的响声,受到惊吓,也会造成建筑物的轻度破坏。近年来在威海、荣成成山头、乳山下初都发生过这样的小地震。

史料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永乐六年正月23日,登州各属地震,有声如雷,到12月晦方止,大震五十有一,小震无数。七年正月20日复震,至3月14日止(光绪《登州府志》)。”这次地震持续了一年多,也无法统计有多少次地震了

威海地区历史上比较大的几次地震:

1. 公元1046年(北宋庆历6年)飞降卣稹

史料中这样记载:“庆历六年三月庚寅,登州地震,飞酱荩自是震不已,每震则海底有声如雷(《宋史》卷67)。”“登州飞剑下临海。山之大石皆颓入海中,如此已五十余年,土人皆以为常,莫知所谓(沈存中《梦溪笔谈》)。”

地震把山上的大石块都震落到海里,海底不断传来雷鸣声,地震断断续续持续五十余年,当地居民都不以为然。这飞皆诮袢樯健⒑Q艚唤绱Γ山高林密,突兀海岸,怪石嶙峋,云雾缭绕,现已开辟为旅游风景区。山坡上因地震而坠落的巨石仍历历可见,沟谷中巨石垒垒,身临其境,正可以感受当年地震时惊心动魄的情景,也正是由于地震使飞礁加奇险多姿。这使人想起三百多年前清初学者、乳山人张崧游飞降囊欢渭鞘觯骸八纳浇允,兽蹲人立,拔地倚天,百千其状,清流急湍,铿锵筑鸣。”

1998年,笔者曾参与考察了这次历史地震,有幸在乳山下初镇还发现了一块宋代的石碑,刻于1086年《却褪偈セ粕皆褐碑》,其上竟然有这次地震的记载:“西有罚名峰长震,八方摇动,四面低昂。”正可以和《宋史》所记载相印证,多么令人欣喜,这块地震碑自然成了有史料价值的文物,后为当时的乳山县文物管理所收藏。

2. 公元1668年(清康熙七年)地震。

这次地震的震中在鲁南郯城县,胶东半岛只是受波及,灾情也异常严重。史料中这样记载:“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时,地大震者三,声如雷,城垣民房倒塌十之三四(雍正《文登县志》)。”“康熙七年正月二十五日,西南......>>

问题八:威海到五月份了还下雪,天气的反常是不是预示着什么天然灾害? 大自然的报复,发展中国家对本地毁灭性的开直接影响到了气候环境,预示着今年还会出现自然灾难

问题九:威海地理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

用字母W表示;

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

第二章: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

烟台的天气

一、7月底游泰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登山路线:

事先了解登泰山的旅游路线,好休息和进餐的时间、地点,最好有熟人带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乱闯。可根据当季的日出时间来确定登山时间。初次登泰山的强烈建议沿红门-中天门-南天门这一古御道,也就是红门线东线登山。

2、登山时机:

登山的季节以每年的夏半年为佳,但仲夏酷热,并不推荐。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季节不是绝对因素。天气晴朗、多云最好,下雨请不要登山,雨后山势很陡、路滑不是很安全。所以去之前一定关注近期天气情况。想观看泰山日出这一奇景最好选着夜间登山,晚上22:00左右出发,夏季夜登泰山的人还是特别多的。

白天登山的话,头天晚上早点休息,养精蓄锐。早上5:00左右起床,喝点酸奶、吃点有营养的早餐补充体力,但千万别吃太饱!登山耗氧大,吃太多会有影响。夏季天热,早起登山会凉快些,也能避开登山的人流高峰。

夜登泰山的话,路上人很多的,都奔着去玉皇顶抢个位。最好从岱宗坊开始登山,沿途六千多个台阶,晚上最好穿秋衣,越到山顶越冷(泰山海拔1545米),山顶旅店有军大衣可以租赁。根据新旧10-40元不等。最重要的注意安全,爬山不看景,看景不爬山。没有路灯,记得带个手电。不过夏天天气好的话夜登泰山别有一番风景。

3、登山方法:

登山方式以徒步的人多,如果乘车、索道上山就会失去登泰山的意义。从红门经中天门到南天门至玉皇顶,垂直海拔差1300多米,路程七、八公里,徒步大约4-5小时,视个人体力有所不同。登山不能期望一气呵成,沿途可按情况多休息,不要把自己搞得很疲劳,要注意分配体力,当然更不要放弃!登山途中主要注意两个问题:

①要掌握上山、下山的速度,运动不要过于猛烈,造成肌肉拉伤;

②途中休息,尽量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或风口处,如出汗较多,可稍宽衣领,尽量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每次休息时可自行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

4、登山注意:保护环境,不能乱刻乱画,勿乱扔垃圾,珍惜泰山。

二、登山准备如下:

1、登山天气:

对泰山的气候特点应有所了解,登山前一天关注登山当天的天气预报。带好衣物早晚御寒,防止感冒;准备防晒护皮用品,以免晒伤。

2、途中装备:

尽量少带装备,只要带钱,相机,手电筒(夜间登山用)就足够。像水和吃的少带,其实山上的东西价格还可以接受,水最便宜的2元一瓶,一碗方便面6-8元。 当然,如果体力不是特别好的话,还是带上登山杖,山下山下都有,2元,在需要的时候再买,对登山很有帮助,如果爬泰山后需要赶火车可以把行李寄存起来,红门售票处旁边有租电子导游的小摊位,对人文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租一个,还解闷。

三、穿衣指南:

春夏之间,4-6月上旬,虽然比较暖和,但大风多而天气干旱,常常出现沙尘暴天气,注意防晒和补水,冬季和春初(12月-次年3月)是泰山最严寒的时候,如果此时登山一定要做好防寒工作,提前注意封山信息;夏季(6月中旬-8月)是泰山地区的雨季,阴雨天多,要注意备上雨具。

泰山山顶一年四季都需备有御寒的衣物,春夏季带上外套,秋冬季穿上羽绒服,山上有军大衣出租,为减少登山负担,建议别带太厚的衣服。

四、最佳旅行时间:

泰山气候,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泰山的最佳旅游时间是夏季,游泰山,4月-11月为佳,观日出则以秋季(9月-11月上旬)为最佳。

春季(3-5月)的泰山上下“松拱一天翠,草生万壑青”,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人前来踏青赏春。而且五月是登山观日出的黄金时期。5月的泰山已满眼青翠,山花烂漫,但时常多雨,山顶气温也较低,平均气温只有8℃-10℃。此时登山,要注意携带御寒和雨具,还会遇到云海玉盘的奇观;

夏季(6-9月)的泰山格外凉爽,最热的时候平均气温也只有17℃。所以,即使酷暑盛夏登山,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亦感阴凉舒适。到山顶时,有时还需要携带御寒的衣物。

秋季(9-11月)是泰山色彩最丰富的季节。远远望去,层林尽染。

冬季(12-2月)的泰山别有一番韵味。遇上雪后初霁,整座大山银装素裹,使人心旷神怡。

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什么后果

本人烟台人,深感最近气候较往年更为异常,此问题不是很好估计,最近很热,短袖没问题,没特殊情况,去年9月底寒风瑟瑟,10月基本长袖,本人从小时后在烟台没穿过羽绒服……一般羊毛衫+单衣,去年冬季却有超乎我预料的大雪,天气十分寒冷……所以不得不整上羽绒服

近日,有美国科技媒体排出了全球变暖导致的十大惊人后果。

1.更多森林大火

全球变暖除了让冰川融化,飓风肆虐外,还加剧了森林大火。过去几十年中,在美国的西部各州,有更多森林大火发生,影响的区域更广。科学家发现,气温升高、冰雪提早融化都跟野火肆虐有关系。由于冰雪提早融化,森林地带变得更干燥,而且干燥时间变长,增加了起火的可能性。

2.古迹彻底毁掉

全球变暖很可能会令文明古迹彻底毁掉。海平面上升以及更恶劣的天气都有可能破坏这些无可替代的历史古迹。目前,全球变暖导致的洪涝灾害已经破坏了有600年历史的素可泰古城,这里曾经是泰国古代王朝的首都。

3.“回弹”的群山

普通登山者可能留意不到,由于山顶的冰雪融化,阿尔卑斯山和其他山脉的高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都经历了缓慢的回弹过程。几千年来,这些冰山长期压着地表,导致地表受到压制。随着冰川融化,压在地面上的重量得以减轻,地表慢慢回弹。由于近年来全球变暖加速了冰川的融化,这些山脉回弹的速度加快。

4.运行更快的卫星

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着大气电离层的密度,这对在该层运行的卫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不断上升,低空的二氧化碳分子相撞时释放热量,导致空气变暖,而在高空二氧化碳分子稀薄,相互撞击的机会不够频繁,所以热量就向四周辐射,让周围的空气变得凉爽(电离层气体的温度比低空要高)。随着更多二氧化碳到达高空,更多冷却过程发生,空气流动性变差,所以大气变得更加稀薄,对卫星的拉力更小,导致卫星运行速度加快。

5.改变动物基因图谱

由于植物今年提早开花,那些按照以前的时间迁徙的动物或许会错过所有的食物。而那些能够调整自己的内部生物钟早早适应变化的动物更有机会生育有更强生存能力的子女,从而传递它们的基因信息,因此最终改变整个种类的基因图谱。

6.冻土解冻令地表不平

全球变暖使得永久冻土层解冻,导致地表收缩,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产生一些地坑,对铁路、高速公路和房屋等建筑造成损害。而对于高山来说,冻土层的融化甚至可能导致泥石流。

7.湖泊消失

过去几十年中,北极周边地区有125个湖泊消失。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湖泊之所以消失可能是由于湖底永久冻结带解冻。由于这些永久冻结带解冻,湖水已经渗透到了土壤里。

8.极地植物现生机

北极冰层的融化为北极的生物带来了光明前景。研究发现,现在的北极土壤中叶绿素的浓度比古代土壤要高,显示了近几十年来北极地区的生物繁荣。

9.动物向更高地势迁徙

从19世纪初开始,花栗鼠、老鼠等动物就开始向高处迁徙。研究发现,这些动物之所以向更高的地方迁徙,可能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它们的栖息地环境发生变化。栖息地环境的改变还威胁着北极熊等极地动物,因为它们栖息的冰层在慢慢融化。

10.过敏症加剧

研究显示,空气中更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量以及更高的气温也是导致过敏的因素之一。全球变暖令植物比以前早开花,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让植物制造出更多的花粉,令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增加。过敏源早来,过敏季节又迟迟不走。过敏症就只能越来越严重了。

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后果可能都可以背出来:气温升高、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不过,地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另外一些后果如加剧过敏症、令森林大火肆虐以及让北极湖泊消失等可能人们很少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