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512大地震乐山大佛哭了图片_512大地震乐山大佛哭了

tamoadmin 2024-11-09 人已围观

简介1.四川乐山大佛曾4次"闭眼流泪"让人惊奇,真的会“流泪”吗?2.为什么说不要和乐山大佛合影 乐山大佛显灵皆是传说3.乐山大佛为什么四次流泪,其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4.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5.乐山大佛藏着宝藏?彩云观音,乐山大佛,普陀菩萨像。这三个佛像的身上都有着一些故事存在,普陀菩萨在建立的时候,当地总是有洪水和台风,有不少居民为了生计都已经搬离了老家,可是在菩萨像建立之后,往年频繁来袭的天灾

1.四川乐山大佛曾4次"闭眼流泪"让人惊奇,真的会“流泪”吗?

2.为什么说不要和乐山大佛合影 乐山大佛显灵皆是传说

3.乐山大佛为什么四次流泪,其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4.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

5.乐山大佛藏着宝藏?

512大地震乐山大佛哭了图片_512大地震乐山大佛哭了

彩云观音,乐山大佛,普陀菩萨像。

这三个佛像的身上都有着一些故事存在,普陀菩萨在建立的时候,当地总是有洪水和台风,有不少居民为了生计都已经搬离了老家,可是在菩萨像建立之后,往年频繁来袭的天灾人祸,却一次也没有来过,有人说是菩萨像庇佑了大家,也有人说是建立菩萨像的时候,改变了地貌山川,所以整个地区的风水发生了变化。

而乐山大佛就更有名了,由于四川这几年总是地震,很多人去乐山大佛观赏的时候,发现乐山大佛竟然流眼泪并且把眼睛闭上了,不少人都觉得,这也许是佛觉世人皆苦,所以不忍睁眼观看,结果这些事情越传越深,导致很多人长年累月的驻扎在乐山大佛附近,二十四小时不断进行拍摄,希望自己可以拍到神奇的一幕。

彩云观音的传说比较缥缈,因为大多都是网上的一些照片,谁也没有看到过真实的那一幕,据说这尊观音像建立之后,当地的风水格局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农民兄弟的收成一年好过一年,但是有一天却突然开始下冰雹,当时刚好是果子要成熟的季节,这一场冰雹下去,果子和蔬菜就全遭殃了,不少人就开始祈祷菩萨保佑,没想到冰雹持续了2分钟不到,突然散开,天上的黑云也开始分离,并且漏出晚霞。而晚霞的光,就映射在菩萨像上。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科学解释的,虽然大家的想法很多,但是更多的都是人为揣测,洪水台风是因为加盖了建筑物,并且在上游建设了水坝,所以控制住了灾祸,乐山大佛是因为酸雨的问题,使得佛像发黑,看起来就像闭眼,而彩云观音的现象是因为天气异变罢了。

四川乐山大佛曾4次"闭眼流泪"让人惊奇,真的会“流泪”吗?

是眼处墙皮脱落导致的。

信仰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那么他做啥事都不会认真,就像乐山大佛眼角脱落墙皮一样,有的人就认为大佛是在闭眼或者流泪。认为大佛在体恤百姓认为大佛显灵了,这都是和人们的信仰有关系,每个人生来就有信仰,他会为了自己的信仰不停的努力。以前,乐山大佛开凿的时候,不是为了给人们欣赏用的,是为了降伏水妖是为了镇妖用的。

在四川乐山,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合流处,端然正坐着一座高达七十多米的佛像,它比号称世界第一大雕刻的阿富汗帕米央大佛站像,还高二十多米,这就是著名的乐山大佛,也被称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传说唐朝初年,凌云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凌云寺里有一个老和尚,叫海通。当时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海通和尚眼看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于是他请了两个有名的石匠来商量刻佛像的事。

由石头凿刻的佛像为什麽会自己闭上眼睛,这件事非常神奇,很快就传开了,中央得知后下令科学人员到现场调查,但那些被无神论洗脑的科学人员根本就找不到答案,这件事就不了了之,当局也不敢把调查结果拿出来宣扬。据说,之后因有人称佛像闭眼不祥,中央感到害怕,就派人重新修凿了大佛像的眼睛。

为什么说不要和乐山大佛合影 乐山大佛显灵皆是传说

乐山大佛相信大家已经是非常的熟悉了,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了,而在乐山大佛这里也发生过很多非常奇怪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座全球第一巨佛,一起来看看它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吧!

这座大佛在四川省乐山市,大佛的名字也正是以乐山市命名,很多没有去过的小伙伴或许还不知道这座佛到底有多大,佛像从脚部到头有71米高,这个高度差不多都有十几层楼高了。佛像就静坐在山坳之中,安静的凝视远方。看起来特别的庄严,这座大佛是在唐代的时候建造的,当时正是洪水泛滥的时候,海通禅师为了让这里不再发生洪水,便建造了这座佛像。

最神奇的是在建成之后这里还真的在也没有发生过洪水淹没的现象,这让这座佛像也变的开始神秘了起来,而乐山的人们也更加的信奉大佛。而在前几年的时候这里居然发生了大佛闭眼的,在历史上一共闭眼四次,而且有很多游客目睹过,当时这一现象惊呆了众人。

乐山大佛原本就是有眼睛的,虽然只是微微张开,但还是可以看到黑色瞳孔的,在1962年的时候这里发生了巨大的灾害,而当时人们就发现佛的眼睛居然是紧闭的,水灾过后,这里的眼睛又神奇一般的睁开,16年的时候是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这里曾闭上的眼睛,之后再2000年、1963年也闭上了两次眼睛,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是佛祖显灵了,但是后来这一奇特的现象就被专家揭开,远在四川这里本身就是特别的潮湿,从而就产生了酸雨,酸雨就是一种带溶解性质的雨水,而当时大佛闭眼并且流泪就是因为这样,将瞳孔黑色的性质溶解慢慢的流出来之后便形成了闭眼流泪的现象。之后还有一次是因为工作人员在进行修缮所以才会被人们以为是佛祖显灵。

虽然这一奇怪的现象已经被揭开,但是很多信佛的人还会以为是佛祖显灵,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更多的人前来观赏,如今每年乐山大佛都会吸引和很多游客前来观赏,除了看这座全球第一大佛之外,还有就是想着可以看到佛祖显灵的征兆。

或许乐山大佛只是一座普通的佛像,但是这里却有着所有乐山人民的祈祷和愿望,无论是不是真的灵验,都是对佛的一种信仰,虽然小编并不信佛,但是还是觉得可以不信但是不能不敬,大家对这一现象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欢迎起来评论!

乐山大佛为什么四次流泪,其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乐山大佛是四川一处非常有名的景点,每天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游客来到一个景点拍照打卡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网传千万不要和乐山大佛合影,合影之后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相信大家都了解乐山大佛流泪闭眼的传说,关于大佛的种种放在一起会给人一种很恐怖的感觉,所有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2017年的时候网上流传乐山大佛流闭眼的事情,有了这个事情之后,关于乐山大佛显灵的传说便跟着来了,这也就有了不要和乐山大佛合影的事情。

 1962年自然灾害不断,饿死了很多的百姓,据说在这一年大佛流泪了,1963年灾情仍旧没有好转,饿死的人在增加,此时大佛再次闭眼流泪。16年,毛、朱、周三位***去世,唐山大地震死伤无数,大佛再次闭眼。

 2002年有人见到乐山大佛上方有神秘的光环,像是佛光,据说当时很多人都看到了此景象,有人说这是大佛显灵了。网上还流传千万不要和乐山大佛合影的传说,据说和大佛合影接下来会有灾难发生。实际上关于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的事情不是灵异,后来有人出面解释,所谓的闭眼是大佛常年未修,眼帘上有很多灰尘造成,至于流泪应该是雨水,显灵更是不可能。和乐山大佛合影会有灾难发生更是无中生有,这些所谓的灵异和可怕的传说不过是网友的杜撰,是谣言罢了,没必要当真。

 在四川乐山大佛旅游景区没有不可和大佛合照的规定,游客皆可自行拍照留念,去过的朋友应该都浏览了乐山大佛的壮观,网传的合影后会有灾难真的是无稽之谈。实际上关于乐山大佛的灵异传说还有很多,相信最后一切都会真相。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旁边,位于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神秘的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一百人以上。

根据记载,1962,1963自然灾害时期16年唐山大地震2000年中国申奥成功,大佛四次闭眼流泪。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乐山大佛遭受了多年的风吹雨打甚至还经过了很多人为的破坏,所以佛体也是千疮百孔。在1962年的时候,因为粮食欠收问题导致大量人口因为饥饿而死,在1963年时,也是持续了一年的天灾人祸。16年唐山大地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而在2000年,中国加入WTO,还申奥成功。虽然这座神像神秘宏伟,但是我们知道背后是有科学解释的。

乐山大佛的地理位置也是比较特殊的,并不是身处在群山之中,而是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河流交汇处。当地气候湿润降水量比较充沛,为了避免降水量对于佛像的侵蚀,所以在乐山大佛的螺髻部位分出了三条横向排水沟,在眼部位置还有一条较小的排水沟,尤其是到了大雨天气,这三条排水沟就会非常巧妙的将雨水排出去,所以远远望去就造成了乐山大佛流泪的现象。因为眼部周围的颜料因为雨水的侵蚀脱落,所以造成了闭眼的象。

乐山大佛藏着宝藏?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初年(公元713年),开凿前乐山处于三江交汇处,水势凶险,乐山大佛从开始到完工一共花了90年。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1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90年。以完成后的时间来计,这尊佛像距今1215年。在这1215年中,大佛裸露在外的时间有700多年。

 最初,建筑者们修建了大像阁这一巨型建筑来保护大佛,在南宋的《长江万里图》里,可以看到以前大佛所在的宫殿。但是,大像阁在宋元时期被毁。没有了遮风挡雨防光的保护,大佛常年经受风吹雨打和植被侵蚀。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物病害,主要是由地衣、苔藓和其他生物藻类、霉菌所造成的。当地降水充沛,植物生长的季节性明显。降水丰沛时,地衣、苔藓会变成绿色,温度降低后它们会进入休眠期或死亡,这时大佛的头部就会发黑。尽管后人修葺时在大佛的头部和胸部设有保护层,但经过风吹雨打,保护层上还会附有极微量的泥土,可即便是这样的毫米级泥土,也足够苔藓类植物生存。

 除花脸外,乐山大佛还出现过闭眼和流泪,分别是1962年、1963年、16年、2000年。对此,民间有显灵等类似解释。但从科学角度解释,大佛闭眼流泪的真实原因是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的后果。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业建设、大兴土木,大气污染逐年加重,而且四川盆地空气湿度较大,酸雨沉降更为严重。受到空气污染导致的严重酸雨腐蚀,人们就会看到大佛眼睛下面像泪一样的水痕。经过清洗,就可以解决这一现象。

 乐山大佛高71米,坐镇三江汇流处,全身沿凌云山天然山体凿刻。不过,凌云山的土质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在不同砂岩层之间夹杂了30-50厘米厚的泥岩层,形成了渗水和排水的不一致。建造大佛的古代匠人在大佛的螺髻耳部、胸部修建有排水槽和排水廊道,但由于砂岩渗水性很强,泥岩渗水性较弱,积水在其中堆积后并不能穿透外壳排出,再加上温差、湿度差等因素影响,造成岩石鼓起或开裂。

 因此,如何保护大佛成为环境保护和建筑学的一项重大科研课题。根据历史记载,可以考证的对大佛的修缮已有14次之多。但是,正如人的疾病防治一样,也应当对大佛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目前,我国有30多处世界遗产正遭受空气污染的损害,峨眉山、泰山、黄山、武夷山等,都处于酸雨和其他有害气体污染的包围之中。减少污染,不只是在保护我们自身,也是在保护中国的世界遗产。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2

 谈到四川,很多人都会想到美丽的自然及人文风光,当然还有那诱人的川味美食。四川以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吸引着八方来客。四川有着丰富的旅游,比如三星堆、峨眉山、九寨黄龙、乐山大佛等等。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初年(公元713年),开凿前乐山处于三江交汇处,水势凶险,来往的船只经常会船毁人亡。凌云寺的高僧海通和尚就希望建造一座人世间最大的弥罗佛,来镇住汹涌的江水保佑苍生。但是建造这样一尊大佛以当时的技术而言无疑是一件艰巨的工程,而其耗费资金巨大。

 高僧海通和尚为了这座大佛四处化缘筹集资金,佛像修建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乐山大佛的修建也一度中断,40年后剑南四川节度使韦皋捐献了自己的俸禄才让大佛得以重建,乐山大佛从开始到完工一共花了90年。说来也奇怪,自从大佛完工后,三江汇流的江面依然波涛汹涌,但是此后却再没有出现一起船毁人亡的事情。

 人们赋予了乐山大佛很多神秘的色彩。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大佛曾经闭眼流泪的传说,传说乐山大佛闭眼流泪分别是1962年、1963年、16年。1963年自然灾害,饿死的人数于万计,岷山上漂浮众多尸体,大佛不忍看这人间的悲剧,痛苦的闭上眼睛并默默的流泪。1963年的时候,灾情好转,大佛重新睁开了眼睛。

 16年,毛、朱、周三领导俱逝,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大佛怨天不公,面露怒色。实际上,佛像闭眼的原因是酸雨,或者叫酸性沉降,这是一种能够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的降水。

 酸雨还会导致建筑材料变脏、 变黑,从而影响城市市容质量和城市景观,因此被人们称之为 “黑壳”效应。佛像闭眼正是一种典型的酸雨“黑壳”效应的体现,佛像上眼睑变黑,多处表皮脱落,造成了佛像闭眼的视觉效果。

 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开始施工封闭。 2019年4月26日,乐山大佛历时近半年的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工作结束,乐山大佛以全新面目示人,宣布正式“出关”。

 大佛旁的凌云寺创建于唐初,初年(约713年)开凿佛像,寺宇又有扩建。

 凌云寺因当时属“上州”的'嘉州最具规模“中心大寺”,且“工作精妙”,得以保存,并在佛教寺院改名现象较普遍的唐宣宗时,一度改名报恩寺。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3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 石刻弥勒佛坐像 。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建造于唐代的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迷。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这座被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19 89年,历时两年多的“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项目正式启动。其间,在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全身“”体检的时候,发现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的摩崖碑,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

 经实测,该碑高6.6米,相当于两层楼房的高度;碑宽3.84米;面积为25.08平方米。这通摩崖碑的发现具有相当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直接确定了这座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 也是研究“世界文化遗产”的乐山大佛现存唯一可靠的第一手直接文献。

  佛像的宗教内涵: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

 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

 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势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1962年,四川乐山当地正在对乐山大佛进行修缮工作。此时工作人员用上在当时较为先进的勘探仪器,对大佛进行一次照射。

机器正在工作中,人员也非常认真,此时屏幕上传来的一个画面,让在场的人们一脸震惊,一个人揉了揉眼睛,再次向同事确认:你看这个地方,是一个洞吗?

再三辨认后,大家都感觉十分惊奇。

这老话说得好,lsquo;佛中有佛,佛在心中,佛心藏宝rsquo;。乐山大佛里有宝藏的传闻,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但谁也没真的见过。难道说,这就是大家苦苦寻找的宝藏?

对于这个意外发现,工作人员表现得十分激动,在上级领导进行请示获得批准后,大家来到了这个藏宝洞。

乐山大佛里面到底有没有宝藏?这个困扰千年的问题,终于即将揭开答案。

乐山大佛的建立

乐山大佛是我国5A级旅游景区,也是来到四川乐山不可错过的游玩景点。

公元713年,海通和尚游历天下来到嘉州凌云山,看到这里风景秀丽,依山傍水,海通和尚便搭建了一间茅草屋,准备在这里修行。

然而他没想到,凌云山的脚下正是大渡河、岷江和青衣江的汇流地,三股波涛汹涌的江水汇集于此,在凌云山的峭壁上拍出惊涛骇浪。

每每站在山顶,便可看到山下江水如万马奔腾一般,吼声震天,颇为壮观。

但海通和尚顾不上观赏美景,因为他目睹到令人痛心的一幕幕。因为江水湍急,每每有船只路过此处,稍微行驶不慎便会船毁人亡。

阿弥陀佛,请问施主,此处江水如此湍急,为何仍有船家经过?

海通和尚在化缘时,向山下村民打听此处的情况,希望能够尽一份绵薄之力。

唐代人极为尊崇佛教,见到海通是位出家人,农户便如实告知。原来这里是村民出去的必经之路,如果不想走这里,就要绕行很远很远。

受到科学发展的限制,当时的人们都以为江底有吃人的水怪,每每见到有船只经过,故意兴风作浪。

谁也不想过这会lsquo;吃人rsquo;的江水,但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办法,人总不能跟神怪对抗,也只能冒险。

见到附近村民望水兴叹,无可奈何地表情,还有那日见到船毁人亡的画面,海通和尚内心悲伤极了。

到底应该怎样帮一帮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呢?

海通和尚日日站在山顶,看着湍流的江水,他们如同野兽一般,撕咬着过往的船只。

终于,在他的不断冥思苦想下,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救苦救难的弥勒佛,或许能将这凶恶之水变成福泽万民的福水。

海通和尚在凌云山上找到一处较为光滑的墙壁,凿刻一座人世间最大的弥勒佛,屹立万世千载,安澜镇涛。

众人拾柴火焰高

海通和尚准备在凌云山建造一座大佛的消息传开后,十里八村的能工巧匠纷纷汇聚与此。

禅师,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因为这江底的水怪,村子里多少人都在这儿丢了性命。您要修建大佛,这可是千秋万载的大功劳。我们没什么太大的本事,也就能帮您出点力。不过我们相信,我们大家伙一起努力,这大佛一定会修成的!

有了村民的支持,海通禅师心里十分欣慰,他一边化缘,将所得用于修建大佛,一边领导着大家,对大佛的具体构造进行规划。

开工那一日,千锤击石,声音徘徊在凌云山顶,直冲云霄。随着匠人们的一声声号子声,一块块巨石重重地砸向江底,激起千堆雪。

嘿!大家都用点劲,用这大石头往下砸,把江底吃人的水怪砸跑,看它们还怎么兴风作浪!

匠人们似乎不知道苦累,日日敲击声震天。而海通和尚在安排好一切后,便一衣一钵独自走上了化缘之路,为建造佛像筹集善财。

自剜眼睛启建

海通禅师历经千里,终于得到修建大佛的善财,而这个时候嘉州郡守听闻此事后,便打起了善财的主意,专程带了一大批人前来闹事,阻碍大佛的修建工程。

你个老和尚,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我让你上缴税款,那是给你们积功德的机会。

郡守十分无赖,对海通和尚言语威胁,还试图让手下人殴打海通。

可无论郡守如何威逼利诱,海通都不为所动,他十分果断地拒绝: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嘉州郡守占了下风,气急败坏的他走过去扯着海通和尚的禅衣,露出了奸诈的笑容:好啊!你今天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我就放过你们。

嘉州郡守本以为这世间不会有人真得敢剜自己的眼睛,结果海通禅师面无惧色,盘腿坐下,拿出铜盘,干净利落地将自己的眼珠剜下。

汩汩鲜血流出,匠人们各个痛心疾首,纷纷上前查看禅师伤势。海通却十分平淡地举起铜盘:大人要本僧所作皆已完成,还望大人信守承诺。

你!你!你可真是个疯子!

郡守在亲眼目睹了海通和尚的行为后,吓得失魂落魄,撂下一句狠话后带着手下灰头土脸地离开了。

海通和尚为修建大佛自剜眼睛的事情在当地传开,人们对他更为尊敬。当地一些家境较为富裕的富户,感动于海通和尚的大善,纷纷慷慨解囊,为大佛修缮资助钱财,各尽一份绵薄之力。

转眼十八载过去,海通和尚为了修建大佛日日劳心劳力,积劳成疾。圆寂当日,他的心中还未能放下大佛,看着刚刚修到肩膀的大佛,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

海通的徒弟们继续师傅的遗志,继续修建大佛。但可惜的是,由于大佛工程较大,海通禅师生前积攒的那些善财很快就见了底。大佛修建工程,也不得以暂时中断。

但此时的凌云山脚下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昔日汹涌的江水,如今渐渐恢复宁静,这是大家最为欣慰的一点。

历经三代,终于完建

数年以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迁职到此。当他看到这座只完成三分之一的大佛,感觉十分奇怪。向百姓们打听才知道,原来在此之前竟然有一位禅师,为了福泽万民,组织带领大家修建大佛。

章仇兼琼听到这件事后,深受触动。看到只修建到一半的大佛,章仇兼琼感觉十分遗憾,索性将自己的全部钱财都拿了出来,组织工匠继续修建大佛。

可一个人的财力终有尽时,仅仅依靠他的俸禄,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遇到的难度可想而知。在大佛修建到膝盖时,这项工程再次被迫宣告暂停。

但是这次遇到了一件比较的事,章仇兼琼此前已经将这件事上报给朝廷,在他无力支撑之际,朝廷的拨下来的专项资金到位了。

此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是韦皋,来到此处后,他感动于前人的努力付出,同样捐出自己的半生积蓄,而且主动向朝廷请命,主动揽下修建大佛的工作。

四十年后,也就是公元803年,乐山大佛的修建工作终于完成。历经三代春秋,这尊弥勒佛矗立在三江汇流处,从此给人们带来安宁与幸福。

宝藏传说

大佛所在的具体位置是如今的凌云山栖霞峰边上,佛头与山齐,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一双眼睛肃穆地看着众生。

大佛高约71米,约有20层楼这么高;肩宽24米,约有14个成男子拉开双臂的长度;脚背宽8.5米,可容纳百余人同时坐在上边。

在乐山大佛建成后,附近的沿江崖壁上也被后人陆陆续续雕刻了很多佛像,成千上百的石龛中坐落着形态各异的佛像,成为当地特色的佛教、历史、文化遗产。

但伴随着大佛的落成,关于大佛藏有宝藏的说法便一直广泛流传。

从唐代开始,就有盗窃者攀爬于大佛之上,希望找到藏在其中的宝藏。因为这里地势险峻,常年雨水冲刷,石像表面形成大量青苔,稍有不小心便会坠落下来,不少人因此寻宝在这里丢掉了性命。

可大佛之中真的有宝藏吗?

这个问题困扰人们上千年,却一直未能有答案。一直到1962年,在对大佛进行修缮时,终于揭开神秘的谜团。

大佛修缮工作

乐山大佛不仅仅是宝贵的文物,更承载了三江流域百姓不怕苦不怕难的拼搏精神,也是大家的心灵寄托。

因此在大佛落成后,一直都有保护工作。根据一些资料考证,其实最开始的大佛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外边有一栋阁楼。但后来因为战火问题,阁楼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尊大佛矗立在三江汇流处。

后来历朝历代,朝廷也都派专人对大佛进行保护、维修,当然也有人想借此机会一探大佛奥秘,希望可以找到大佛里藏着的宝藏。

1962年,新中国成立后,乐山当地部门见到乐山大佛历经千年风雨,表面已经出现了一些破损,于是准备进行保护性维修。

此时一些先进化的科学仪器就派上了用场,借以发现大佛一些肉眼不可观察到的细微之处。

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正在工作中的机器画面上传回来的一张图让现场人员兴奋不已。

因为在大佛的胸部,准确说是心脏的位置,工作人员发现一个洞口,经过初步测量,洞高3.3米,深2米,宽约1米。

这难道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藏宝洞?

工作人员不敢懈怠,立即将这件事上报给上级领导部门,在获得批准后,开始对该洞进行深入发掘。

进入洞内之后,工作人员才发现,整个洞被洞门堵住了,仔细查看后发现,这是一块宋代留存下来的石碑,碑文记载了和乐山大佛相关的一些事情,以及大佛到宋代之后的故事。

移开洞门后,并没有发现传闻中的宝藏,地上零零散散放着一些铁块等物品。

这可能就是传闻中的lsquo;宝藏rsquo;。

专家在对洞穴里的东西进行研究后,做出一个大胆的猜测,这些东西应该是唐代留下的一些物品。

佛家有这么一个说法,化缘得来的善财,其实都是属于佛的财,寻常人花不得。一般像这种工程,后期需要不断维修和保护,这同样需要钱。因此一般在比较大的佛像落成后,都会留下一些钱财,给后人修缮佛像所用。

不过大佛的这个洞内并没有留下所谓的宝藏。

大佛流泪

提到乐山大佛,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乐山大佛会流泪。很多人都会说乐山大佛非常有灵性,当然有这个说法的主要原因,并非大佛建成后凌云山下的三江汇流处水流不再湍急,而是因为最近50年发生了四次大佛闭眼、流泪的现象,分别是1962年、1963年、16年、2000年。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四年分别发生了哪些大事。

首先是大佛闭眼的1962年。从1959年到1961年持续的自然灾害,我国农田连续数年大面积减产,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根据《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记载,1959年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我国4463万公顷农田受到影响,而且集中分布在河南、山东、四川、黑龙江等省份。这些地方本来就是粮仓,也是全国粮食的主要收成地。

1960年,一场特大旱灾出现在北方地区,第二年旱灾蔓延至黄河、淮河和整个长江流域。河南、河北、山东三省,小麦产量直接锐减50%。

产粮腹地受自然灾害影响导致粮食产量降低,副作用辐射全国,不少人因为吃不上粮食而丧命。当然,能活下来的人也都度过一段忍饥挨饿的日子,成为一辈子的记忆伤疤。

所以人们才说,大佛看不得百姓如此疾苦,才选择闭上了眼睛。

到了16年7月28日,深夜的钟表即将指向四点,一场轰动世界的里氏7.8级大地震在河北唐山掠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许多幸存下来的人也落下残疾。

这一年,四川大佛流泪了。

2000年6月22日,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发生一起特大沉船事故。一艘名为榕建号的轮渡,因为严重超载,冒雾航行。本抵达长江北岸,但因为当天江流湍急,轮渡无法抵达,在第二站靠岸途中和停靠在江边的驳船发生碰撞,紧接着由于驾驶员临危操作不当发生倾覆,造成130人死亡的特大水上交通事故。

四川乐山大佛在同一年,同样流下了眼泪。

正是因为这些种种巧合,加上大佛落成之初的目的,让人们格外相信四川乐山大佛有灵性。可用科学的角度出发,探寻到问题的答案,还是这样吗?

其实大佛流泪的真正原因和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酸雨降落,导致大佛表面溶解,出现了空洞和缝隙。

我国是世界上三大重酸雨区,乐山大佛所在的四川盆地,因为常年空气湿度比较大,酸雨现象更为严重。酸雨中的物质在大佛表面发生沉降,在发生化学反应后变黑,看上去大佛好像闭上了眼睛。

正是因此,当地在对大佛进行维修保护后,大佛又在第二年重新睁开了眼睛。

至于会流泪,是因为大佛受到酸雨侵蚀后,表面出现了不少的裂缝。而这里要提一句,大佛在建造之初,为了避免受到潮湿气候,以及当地过度充沛的雨水影响,大佛内部有很多排水系统。正常情况下,大降雨后这些水会从排水系统中流出。但因为出现了裂缝,排水系统功能受到影响,一些水从缝隙中流了出来。

有些水刚好在眼睛的部位,因此看上去好像是大佛流泪了。

所以并不是发生了大灾,大佛就会哭,而是在发生大降水后大佛都会流泪。只是那几次都是巧合,加上被人们故意放大一些事实,才有了这样的谣传。

后记

乐山大佛不仅仅是一处壮阔的风景,更多的是当地人们的精神传承,更是记录下唐代审美的特征。

唐代以丰腴为美,这也象征着唐代的富足和强盛。弥勒佛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形象,更加贴合当时的时代精神要求,这也是海通和尚为何会选择弥勒佛的形象作为凿刻大佛的原因。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不妨来到四川省乐山市亲眼看一看。附近还有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笔者在这里推荐春秋两季前往,此时是最佳的旅游时间段。当然,千万不要错过海狮洞就和夜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