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顺昌天气在线_顺昌天气
tamoadmin 2024-06-18 人已围观
简介1.南宋中兴十三战之顺昌之战发生背景是什么?战争结局如何?2.顺昌之战的战争简介顺昌之战经过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我国历史上宋与金之间的一次防守战——顺昌之战。顺昌之战中,宋将刘采用以守为攻、以击解围的防御手段,用极少的兵力粉碎了金军的大部队的围攻,是一次成功的防御战。公元1140年,金统治者答应归还宋廷三京。新担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的刘率领3万多士兵从临安(今浙
1.南宋中兴十三战之顺昌之战发生背景是什么?战争结局如何?
2.顺昌之战的战争简介
顺昌之战经过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我国历史上宋与金之间的一次防守战——顺昌之战。顺昌之战中,宋将刘采用以守为攻、以击解围的防御手段,用极少的兵力粉碎了金军的大部队的围攻,是一次成功的防御战。
公元1140年,金统治者答应归还宋廷三京。新担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的刘率领3万多士兵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准备驻守东京。此时,金统治者内部意见不一,金兀术带领数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刘带兵到达顺昌得知金军已经攻占陈州(今河南淮阳)。
此时有些将领主张南撤,丞相秦桧也命刘撤防。刘却认为顺昌粮食充足、城墙坚固,可以一战,遂下令凿沉船只,誓死一战。他发动群众,全民备战。城墙上设置好防御设置,同时城郊设置伏兵。
六月十一日,刘得知晋军在城外扎营,便乘敌人立足未稳派兵夜袭取胜。十五日,金以3万大军围攻顺昌。为了诱敌,刘命令大开城门。金军担心中伏,不敢冒进。刘等到金军后撤时,派兵掩击获胜。此后,刘又连续几次偷袭敌军获胜。
金兀术得知后亲自率军支援。六月二十五日,金兀术抵达顺昌城下,将顺昌城层层包围起来,并派主力攻打东、西两门。金军遭到顺昌守军顽强抵抗,加上天气炎热,士兵疲惫,未能攻克顺昌城。
宋军守将刘又设计将金军引入散毒的地区,金军中很多人中毒。后来,宋军趁夜下大雨,地面积水之机伍袭击金兵,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然后又派出5000精兵直接攻打金兀术大营,斩杀金兵近万人。
金兀术派出精锐“铁浮图”反击。“铁浮图”就是穿着重盔甲士兵,三人分成一组,并用皮带等连接在一起,每前进一步,就用拒马木(拦马用的木头)环绕护卫,但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刘早就准备好了器械对付。
“铁浮图”刚一到阵前,宋军拿着装满煮豆的竹筒在南门伏击。两军一接触,宋军就把竹筒抛出,地面洒满了煮豆,诱使其马抢食。宋军趁机用大刀砍掉马腿,用枪把他们的铁帽子挑掉,然后用锋利的斧子砍断他的臂膀,或击碎他们的脑袋,彻底击退了金军的反击。
金兀术不甘心失败,就又调集了他的另一精锐部队“拐子马”迎击宋军。“拐于马”是在左右布置的两翼骑兵,全部是由擅长骑射的女真族人所组成的,被誉为“常胜军”。可是,在宋军的奋勇迎击下,这支常胜军也惨遭失败。金兀术不得已率领军队狼狈后撤。
面对强敌压境,刘如何部署备战?
就在强敌压境之际,刘沉着果断的应对指挥备战,他先亲自观察城内的防御设施和城内外的地形。他见到城内粮食充足,还存有很多毒药,认为可以一战,刘先命人将所有船只凿沉,然后把城墙加厚加高,构筑好防御工事。
之后,他又号召所有百姓,同心协力共同御敌,誓死保卫顺昌城。他把自己全家人都搬入到一座庙中,并且在门口堆上一堆干柴。刘嘱咐守卫的士兵,如果一旦顺昌城被金军攻破,就立即放火先把他的全家焚烧,以免遭到金军侮辱。
他用这种方式激励将士和城中百姓,誓死与顺昌城共存亡。在刘的领导下,军民共同御敌“男子备战守,妇女砺刀剑”。根据地形和兵力,他又将兵力布置好,命统制官许青、贺辉、钟彦、杜杞分守东西南北门。依靠当地人为向导,派出侦探不断刺探金军行动。经过一周的努力,终于基本完成了顺昌城的防御准备。
刘如何派出两个人散布假消息给金军?
战事开始前,刘召见他的部下曹成等人,然后对他们说:“我派你们去金军做间谍,事成之后必有重赏。你们只需按照我所说的去做,敌人肯定不会杀掉你们。现在我准备派出骑兵去侦察道路,把你们编入随这支侦察队伍中。
如果遇到金兵时,你们就一定要假装掉下马,被敌人俘虏。金兵主帅肯定会审问你们,如果他要问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就说:‘他是个没什么大本事的守边人,喜欢声色,宋廷因为两国议和了,才派他去驻守东京。他贪图享受,喜欢安逸。’”
曹成等人随侦察兵出发后不久果然遇到金兵,曹成等人被活捉。兀术审问他们,他们就按照刘吩咐的话回答。兀术十分高兴地说:“这下可以踏平顺昌城了。”随即,他便下令,不带车辆、火炮等重器械前进。第二天,刘在城墙上巡视,看到他们远远地走过来,就用绳子把他们拉到城墙上。
大开眼界
刘所率领的军队不足2万,主力是原来王彦所带领的“八字军”。但是真正能出战的人只有5000人。刘带领将士同心协力,坚持抗击,采用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即先发制敌,避其锐气,麻痹敌人,制造战机。加上城内居民的大力支持,终于以少量的兵力战胜了数倍的敌军,抵挡住了金军进攻的锋芒。这一战是自金军南下以来遭受的最大的惨败之一。金国朝野为之震动。
南宋中兴十三战之顺昌之战发生背景是什么?战争结局如何?
宋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把持金廷朝政的尚书令完颜宗磐、东京留守完颜宗隽左副元帅完颜昌(挞懒)等人,力主与宋和议,将陕西、河南之地交还南宋,以诱使宋对金称臣。次年,金帝完颜直在右副元帅完颜宗弼(兀术)、国论左勃极烈完颜宗斡(斡本)、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完颜希尹的支持下,先后除掉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等人,完颜宗弼升任都元帅,掌握军政大权,遂废止与宋和议,再度出兵南下,欲夺回割让之地。
绍兴十年(1140),宋帝委以梁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主管侍卫马军司刘锜为东京副留守,节制军马。然而其所部仅有原王彦“八字军”37000人,刘绮率此部及随军家眷沿水路北上,准备军驻汴京(今河南开封),把家眷安置在顺昌府(今安徽阜阳)。刘铸率军日夜兼程,五月,得悉金军重据汴京。当兵进至顺昌府时,金军又举兵来侵。刘绮决定据守顺昌城。为了表示固守御敌的决心,刘锜下令将所乘舟船凿沉,以示退路断绝。又将自己的家眷安置寺庙中,于寺门堆积大量柴草,万一失守时,则引火自焚,以示必死决心。刘绮所部士气高涨,男子备战守,妇人磨刀剑,争相高呼:“平时人欺我八字军,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顺昌城防薄弱,无险可据,刘绮令兵士将伪齐所造凝车搬上城墙,将轮辕埋入土中,又拆下民户门板,围在车的四周。且在城外靠近城墙之处,修筑一道羊马垣,于垣上挖洞为门。并将数千户百姓迁入城中,而后焚烧其庐舍。经过6天紧张的准备,城防初具规模,金军游骑亦已渡过颍河来到顺昌城下。
赵构下诏抗金,且派三京招抚处置使刘光世,熙河兰廓路副总管、行营左护军都统制王德率军进援顺昌。五月,金军围攻顺昌。刘绮于城下设伏,生擒金千户阿黑等将。得知距城30里有金营,便于深夜派千余兵士袭击,杀俘甚众。不久,金三路都统王衰率3万兵,与金龙虎大王合兵,亦进至城下。刘锜与部将许清隐蔽于羊马垣后,金兵射箭,或射于垣上,或自垣上方飞过,未能伤宋兵一人,而刘锜则令兵士用破敌弓,两翼用神臂弓或强弩,自城上和垣门射杀金兵,箭无虚发,金军稍稍退后。刘绮即令步兵出击。金兵大乱,坠入河中溺死者不可胜计,金军数千铁骑溃败。金军继续增兵围困顺昌,且于距城20里的东村安营扎寨。刘铸派骁将阎充招募500壮士,夜袭金营。当天夜里,大雨将降,电闪雷鸣,宋兵于闪电中,见有发辫者即用刀斧砍之,又迫使金军后退15里。随即,刘镝又令100名兵士连夜再袭金营,每人口衔一哨,闪电时奋力厮杀,闪电熄灭则藏匿不动,金营顿时大乱。宋兵闻哨声则聚拢,神出鬼没,金兵无法辨认,竟自相残杀一夜,至天明时分,已是积尸盈野,只好退兵至老婆湾。
完颜宗弼于汴京得知金军围攻顺昌遭惨败,立刻穿靴上马,与宋叛将孔彦舟、郦琼、赵荣等统领10余万金兵赶赴顺昌。途中仅于淮宁停留一宿,准备战具和粮草。不到7日,金军进抵顷昌城下。刘锜得知完颜宗弼亲统大军来攻城,遂召集诸将于城上商议对策。有将领认为如今应乘屡胜之势,准备舟船,领军南撤。刘绮认为不可,乃激励将士严阵以待。刘绮向金军下战书,完颜宗弼不以为然,认为“顺昌城壁如此,可以靴尖踢倒,来日府衙会食”。刘锜部将见他如此嚣张,又告之非但要与金军约战,且谓太子不敢渡河,特献浮桥5座,供金军渡河交战。天亮时,5座浮桥果然架设于颍河之上,金军即自桥上渡河。
刘绮派人于颍河上游及丛草之中,且告诫兵士,即使渴死,亦不准饮用颍河水,有敢饮者,杀无赦。其时正值六月,天气炎热,金军长途跋涉,人疲马惫,夜不敢卸甲,而宋兵轮番休息进食于羊马垣下。金军人马饥渴,但一饮水、食草即中毒。至清晨清爽凉快时,尽管金军叫骂,刘镝始终按兵不动。待至未(今13-15时)、申(今15-17时)时之间,金兵已精疲力尽之时,刘绮突然派数百人出西门与金军交战。随后又派数千兵士出南门,悄悄接近金军。此时完颜宗弼身着白袍,骑佩甲战马,率领3000牙兵于阵后督战。牙兵皆着重铠甲,戴铁兜鍪,号称“铁浮图”。宋兵冲入金军阵中,即用枪挑去金兵头上的兜鍪,用大斧砍断其臂,碎其头颅。金军号称“拐子马”的左右翼铁骑,是为“长胜军”,专用以攻坚,自南侵以来,所向披靡,无坚不克,是役亦为刘绮兵土砍断马足,斩杀兵卒。双方激战至申时,金军不敌。刘绮随即令兵士于城外设置拒马木作为阻挡金军骑兵的障碍,而令所部将士稍事休息。顺昌城上鼓声不绝,宋军将士从容进餐,与平常之时无异,可金军却不敢进兵。待用餐完毕,刘筠再派人拆除拒马木,令兵士冲入敌阵厮杀。金军再次大败,弃尸死马,血肉枕藉,车旗器甲,堆积如山。完颜宗弼所依仗的主力军,竟十损八九。退至陈州(治今河南淮阳)后,完颜宗弼历数诸将之罪,鞭打大将韩常以下诸将领,以泄心头之恨。
顺昌保卫战,刘绮投入的兵力不足2万,而实际出战进击金军的兵士仅5000人。金军则投入数十万兵,仅营帐长达15里。刘绮以逸待劳,以少胜多,使“金人震恐丧魄,燕之重宝珍器,悉徙而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宋廷主战派臣僚主张乘胜分兵北上追讨,生擒完颜宗弼,收复汴京。然而以赵构、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却令宋军撤退,再次放弃有利的战机。
在完颜宗弼率兵南侵河南的同时,金陕西经略使撤离喝亦自同州(治今陕西大荔)西渡黄河,入侵陕西。数日间,即占据长安(今陕西西安),直扑凤翔府(今陕西风翔),而将驻守川陕的宋军拦腰截断,大部宋军被阻于渭水之北,川陕地区人心震恐。其时宋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杨政驻巩州(治今甘肃陇西),宋枢密院都统制、节制陕西军马郭浩驻腆延(今陕西延安),只有吴磷随同四川制置使兼宣抚司事胡世将驻河池(今陕西凤县东)。胡世将急召诸将来河池商议御敌之策,唯有泾原守将田晟与杨政赴会。参谋官孙渥认为河池不可守,欲退守仙人原(今陕西宝鸡南),吴磷厉声反驳,请求胡世将派百人即可破敌。胡世将也指着自己居住的营帐,表示将战死于此,众将因此斗志激昂。胡世将古代遂令田晟领兵3000迎击金军。吴磷则派部将姚仲戍守凤翔石壁寨。五月,金军前锋进至石壁寨,姚仲领兵抗击,金军败退至武功(今陕西武功西)。
六月,吴磷、杨政致书撤离喝,约定交战日期。会战之日,撤离喝派大将鹘眼郎君率骑兵3000,直冲吴磷军。吴磷指挥部将李师颜领骁骑迎击,双方激战一团,金军终溃败。鹘眼郎君退人扶风(今陕西兴平西北),李师颜又率军追击,夺回扶风,俘虏金军3将及女真兵士百余人。撤离一喝亲自统兵至百通坊(今陕西扶风西南),欲与宋军决战。金军列阵长达20里,气势汹汹。吴磷又派姚仲奋击金军,撤离喝刃;渭北郭浩所部击退金军对耀州(治今陕西耀县)的包围,且派部将郑建充调集滑北各地宋军,合兵攻下醴州,与吴磷相呼应,夹攻金军。
撤离喝屡遭失利,再派部将胡盏、习不祝合兵5万进攻吴磷所部,交战于剡家湾。吴磷以“叠阵法”迎击金军:以长枪居前,兵士持枪坐地;之后为强弓、强弩,射手跪膝而发;最后为神臂弓,射手站立而射。敌军攻至百步内。神臂弓先射杀;进至70步,则强齐射。凡布阵侧重于阻击金军骑兵,于阵前布置相连的铁钩。先以两翼骑兵遮蔽于阵前,待战阵布置完毕骑兵撤去,即谓之“叠阵”。胡盏与习不祝精通兵法,率军据险固守,所扎营盘前临雄峰峻岭,后控腊家城,认为宋军不敢轻易进攻。吴磷领兵欲与之交战,召集诸部将商议攻击之策。姚仲认为战于山上则胜,战于山下则败。吴磷欣然采纳,便派人入金营请战,胡盏与习不祝见战书,讥笑吴磷不懂兵法。半夜,吴磷派姚仲、王彦二将领兵自山崖攀登上山,令兵士人人口中衔枚,约定待二将登上山岭后,发火为号。姚仲、王彦率兵士上得山岭,金军毫无觉察,宋军于山岭上集结已毕,遂点燃火炬。刹那间,万炬通明,金军顿时惊愕不已,乱作一团。习不祝、胡盏二人主张相左,金兵无所适从。吴磷随即派兵至金营前挑战,胡盏果然出兵迎战。吴磷指挥宋兵以“叠阵法”迎击,自己着轻裘衣,亲临前线驻马督战。宋兵轮番射杀,轮流下阵休息,金兵于宋军阵前中箭倒仆者无计,终于大败,有万余金兵投降。胡盏下令退守腊家城。吴磷指挥宋军又围攻腊家城,宋兵奋勇进击,强攻不已,克城指日可待。正在这时,赵构、秦桧为与金廷议和,派人诏吴磷“班师”。眼看到手的胜利又白白丧失,胡世将不禁仰天长叹不已。
在胡盏、习不祝进击吴磷所部同时,撤离喝又尽起风翔金军,北攻泾州(治今甘肃泾川西北)。宋将田晟领兵迎击,大败金军。撤离喝在正面与宋军激战之时,另遣一部绕到田晟军后出击。宋军措手不及,有部分兵将惊溃而逃。然而田晟所部主力“右护军”万余将兵临阵不乱,奋力拼杀,金军死伤甚众,撤离喝被迫退守凤翔,不敢再出战。
泾州一战,陕西金军主力遭受重大损失,渭北宋军遂得以全师回到四川。但宋军亦因粮尽而退守仙人原,未能再进击金军残部。宋、金双方军队遂于川陕地区处于对峙之中。然而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1141),在以赵构秦桧为首的投降派的策划下,宋廷与金廷订立和议,割让和尚原(今陕西宝鸡南)。又一次葬送川陕抗金的胜利成果。
顺昌之战的战争简介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初三日,在“收复失地”的口号下,金国都元帅兀术尽起四路大军,向南宋发起了新一轮的战略进攻。
攻势之初,由于宋廷上下毫无准备,致使开封(北宋国都东京)、洛阳(西京)、商丘(南京)、长安、凤翔等重镇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尽陷敌手。受此鼓舞,兀术亲率十大万大军向淮西反向发展胜利。然而,这位金国名将没想到,他的好运在一个叫顺昌(今安徽阜阳)的地方戛然而止!在这里,兀术使劲了浑身解数,却丝毫奈何不得这座城不坚、池不深的小城。
在顺昌击败兀术的人,正是刘錡!
刘锜(1098年―1162年),字信叔,秦州成纪(今甘肃静宁)人,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刘锜少年投身军伍,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其勇武之名连敌国的妇女儿童都知道。作为新任的东京副留守,刘錡尚在赴任的途中即接到了金人南下的消息。他判断兀术必然要首先占领东京,再而进攻顺昌。据此,刘錡果断进驻顺昌,准备在此阻止金军。
在接下来的那段日子里,刘錡凭借手中所拥有的“三大法宝”,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金国名将兀术。而这三大法宝就是:
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这支军队就是著名的八字军。
南宋立国之初,高宗皇帝赵构非但不思收复失地,反而一再向南逃迁。在这种国将破,家将亡的时刻,黄河南北的忠义之士挺身而出,勇敢地抗击金军。这些人多来自社会底层,像农民,溃军,小商贩,乃至僧人道士,“全民皆兵”。这些抗金义军得到了主战派著名将领李纲和宗泽的大力支持,不但发给他们钱粮,武器,还把部分人马编为正规军队。在这一背景之下,王彦和他的八字军脱颖而出。
王彦(公元1090-1139年),字子才,上党(山西长治)人。自幼读书练武,武艺超群,曾任过都统制一类的军官。靖康之难后,王彦的家乡太行山被金人占领。由于他此前在北宋末年的抗金斗争中表现优异。因此在1127年中,李纲派遣王彦率岳飞、张翼、白安民等七千将士渡过黄河,一举收复了金军占领下的新乡。在金军重兵反扑之下,王彦为保存实力,率领余部辗转退入太行山中继续战斗。由于王彦坚决抗战,金人对其非常忌惮,出了很高的赏格要活捉之。作为回应,王彦部下在自己的脸上刺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八字军因此而得名。
由于八字军将士作战勇猛,打得金兵心惊胆寒。据说,一位金军元帅曾召集手下开会,商讨如何尽快消灭八字军。这些人吓得一齐跪,哀求不要与之交战。就这样,八字军很快赢得各路义军的敬重。很快,两河忠义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等率所部十余万人来附。随后,八字军以太行山为根据地,有力地牵制了金军的南下。后来,王彦被主战派大臣张浚推荐做了前军统制,带领部分八字军转战川陕地区。其余部队则由刘錡节制。
这次刘錡北上赴任东京,所带的一万八千人正是这些八字军将士。他们,成为这位名将赖以击败兀术大军的先决条件!
一个足智多谋的守城专家:这个人就是顺昌知府陈规,一位防御战大师!
陈规(1072-1141),字元则,密州安丘(山东安丘)人。早年曾研习《孙子兵法》,并谙熟公输般“九设攻进之机,墨子九拒之”的典故。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陈规出任德安府安陆县事。不久,金军大举南侵,迫近江南。由于德安为南北要邑,陈规决心以此为基地,抗击金人。为坚守德安城,他全力改造城池,创制管形火器,改进抛石机……不久,大股溃军九犯德安。陈规率军“九攻九拒,应敌无穷”。当时中原板荡,唯有德安城岿然不动。战后,陈规因功升德安知府及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史。后又改任顺昌知府。刘錡进入顺昌后,曾对陈规直言“城中有粮,则能与君守”,得到的答复是“城中有粟数万斛,勉同为死守计”。
事实上,陈规不仅为刘錡解决了“粮草先行”的问题。陈规更认识到,对于并不坚固的顺昌而言,若全面整饬既费时又耗力。为此,他从以下几大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巩固:
首先,着力打造一道包括羊马墙、外濠、主城墙、里壕、里城在内的多层防御体系,从而扩大了小城顺昌的防御纵深。
再就是,将城池攻防战的要点——城墙予以重点加固。很快,原本为直角的城墙被削成了圆弧形以增大石炮的跳弹率;曾被敌炮攻击重点的角楼也不见了;在原本低矮的女墙内增修一道8尺(约2米5)的平头墙以保护守军不被敌箭射中;女墙上方悬挂笆篱等编织物以缓冲石弹的冲击力;在女墙和平头墙之间横贯的三道横木用以迟滞登城敌军的推进速度;将城门由一道增加为三道,城门外均筑有护墙;以前一门一楼的城楼也改变成了三重门两层楼的布置,这样宋军站在最高一层城楼,能够尽情发挥弓矢的远射优势。
第三,以炮对炮。在城内配置大型石炮,城头设置炮兵观察员以随时校正弹着点。
陈规的努力不仅增强了顺昌城的防御稳定性,更为主将刘錡在进行战斗决策时增添了一项战术选择。
一种致胜战法:依城野战、以攻代守
有了充足的粮秣和稳定的城防之后,很多人很自然地认为: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比较稳妥的战法就是:收集中兵力坚守城池。这种主张毕竟符合当时一般军人的做法,那时候的金军具有很强的机动性,但攻坚能力弱,其惯用战术是通过在野战中发挥骑兵的高速冲击力来击败对方;而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则经常依托城寨营垒进行后发制人的防御作战,以强弓劲弩和石炮等“远程火力”来击退来犯之敌。
出人意料的是,刘錡并未选择种稳妥战术,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战法:依城野战、以攻代守。
五月二十五日,金军悍将韩常和翟将军统兵渡过颍水屯驻距城30里的白龙涡。刘錡趁其立足未稳,派兵夜袭其营,斩获甚众。二十九日,三万多金军再次逼近顺昌。刘錡敏锐地捕捉到金军一大疏漏:虽来势汹汹,其营寨却不牢固。一番思虑之后,刘錡索性大开城门,搞得多疑的金人不敢轻举妄动。他还设法诱使金兵纵矢,从而缴获大量箭簇。当金人渐显疲态之际,城中宋军在“远程火力”的掩护下,猛打猛冲。狼狈不堪的金军向颍水溃退的过程中,多落水中溺死。六月初二,刘錡侦知金军已移驻城东拐李村,遂派骁将阎充率锐卒五百趁雨夜再次偷袭金营。这些人“折竹为叫,电闪则击之,电止则伏之”,见辫发者就砍。混乱间,金军自相攻杀,“积尸盈野”。天明后,金军残部边向后败退边向兀术告急。
首战失败彻底激怒了兀术,他亲率十万大军赶往顺昌。很快,宋将曹成等人前往金营诈降,诡称刘锜是个“只图逸乐,不懂战守”的纨绔子弟。兀术信以为真,加之眼见顺昌城垣简陋得简直能用靴尖将其踢倒。于是,他将攻城的鹅车、炮具等重武器留下,只率步骑兵轻装前进。六月九日清晨,金军趁天气凉爽发动猛攻,宋军坚守不战;待到午后酷暑难耐,金军力疲气衰,全线出击的宋军一举攻入敌营。人饥马渴的金军在败退过程中,许多人马又因食饮被宋军下过毒的水草而倒下。其后几日,金军移驻城西,欲施围困之计。然逢日大雨,夜袭又屡屡被宋军。战至十二日,不胜其烦的兀术率军退回开封。至此,顺昌围解。
就这样,刘錡凭借八字军的战斗力强劲、守城专家陈规的倾力相助和积极主动的战术,最终以不到两万人的兵力一举击败了十万金军。
中国南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南宋军民为阻击金军进攻,在顺昌(今安徽阜阳)进行的城邑守卫战。
绍兴九年,宋、金达成以黄河为界的和议。次年五月,金熙宗和都元帅完颜宗弼,以收回河南、陕西之地为借口,撕毁和约,兵分四路出山东、陕西及汴(宋东京,今开封)、洛(今洛阳)两京,大举攻宋。宗弼亲率主力10余万,夺取东京后,挥师南下。南宋新任东京副留守刘锜北上赴任,五月十五行至顺昌,闻金军前锋已进至陈州(今河南淮阳),距顺昌约300里。顺昌地处淮北颍水下游,为金军南下必经之地。刘锜为屏蔽江淮,决定以所率“八字军”等约两万人与知府陈规共同坚守顺昌。战前,刘锜凿沉船只,激励将士决心守城;广派斥候察明金军动向;发动民众环城修筑土围,用以护城屯兵;同时加固城池,增设障碍,准备迎战金军。
二十五日,金军游骑进抵顺昌城郊,刘锜设伏擒获金军千户两人,得知金将韩常和翟将军部屯驻距城30里的白龙涡。刘锜乘其不备,派兵千余人夜袭其营,斩获甚众。二十九日,金军三路都统和韩、翟两军 3万余众,渡颍水迫近城下。刘锜使用疑兵计,大开城门,金军不知虚实,不敢冒进。刘锜乘其犹豫之际,以强弓劲弩齐射,继以步兵持长枪、大斧猛冲。金军不支,向颍水溃退,多落水中溺死。六月初二,金军移驻城东拐李村,刘锜利用金军骑兵不善夜战的弱点,派骁将阎充率锐卒500夜袭金营,大败金军。
宗弼得悉前锋军连遭重创,亲率精兵10余万由东京驰援,进抵颍水北岸,人马蔽野。刘锜部将中有人恐寡不敌众,建议退守江南。刘锜召集诸将晓以利害,激励将士背城死战。并派曹成等二人去金营行间,诡称刘锜是太平边帅之子,只图逸乐,不懂战守。宗弼信以为真,将攻城的鹅车、炮具留下,率龙虎大王、三路都统、韩、翟将军人马,合围顺昌。宗弼见城垣简陋,声言可以用靴尖踢倒,遂遣精骑攻东西两门,自率亲兵4000,往来为援。兵皆铁盔重铠号“铁浮图”。时值盛夏,金军不惯炎热。早晨天气凉爽,金军猛攻,刘锜坚守不战;午后天气酷热,金兵力疲气衰,刘锜派数百人出西门佯攻,继以5000精兵潜出南门,攻击金军侧翼,大败金军(一说刘锜还在颍水上游及草中置毒,金军人马食水草后致病)。宗弼不甘失败,移驻城西,企图久围顺昌。时连日大雨,刘锜又频频派兵夜袭,十二日,宗弼乃率部退回东京,顺昌围解。
此战,刘锜以顺昌城为防御要点,利用金军不惯炎热、不习夜战的弱点,以攻为守,以长击短,重创金军主力,粉碎了金军的进攻,成为南宋抗金战争中,以少胜多、以步制骑的著名战例。